學校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德育工作“十一五”規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學校總體規劃📫,校黨委常委會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就工作體製👩🚒、組織機構👨👨👧、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重大問題進行部署安排🧻,切實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並成立了恒行3平台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負責研究製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劃和相關製度,領導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機構簡況
我校於1989年4月成立心理咨詢站, 1997年5月改為心理咨詢中心,2005年7月重組、更名為恒行3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2005年年底🤢,被上海市教委確認為五個“上海市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區域示範中心”之一⏮。
“中心”現有專職心理咨詢師6名,兼職咨詢師4名,全部具有心理學或醫學相關專業學歷和中、高級職稱,具有長期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經驗𓀐,並持有相關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
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在松江和延安路兩個校區共有心理咨詢室4間🧑🏻🦯,心理測試室1間,資料室1間👫🏼,辦公室2間🫅🏽,團體訓練室1間👂🏿。主要的設備有數碼相機🆙、錄音筆👇🏽、電視機、攝像機、計算機、光標閱讀儀👬🏼、辦公一體機🚾、外置刻錄機🐫、箱庭療法用具、團體心理訓練器材等。此外,除了桌椅🫱🏼、櫥櫃等一般的辦公家具外🧑🏽🎄,還購置了沙發、躺椅🚶🏻、軟椅等心理咨詢專用的設施🍅,為來訪者營造了一個溫馨的環境🚴🏼♀️🏌🏽♀️。
二.工作職能
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工作職能是負責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以提升學生的心理素養和幫助學生的人格成長。
1.群體層面
遠期目標:普及心理學知識;
引導學生學會將心理學知識運用於生活以有助於自身的成長;
改善學生群體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
近期目標:消除學生對心理學在認識上的誤區;
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可能有心理上的問題而需要幫助;
如何尋求有效的心理幫助。
工作內容📜🛌🏿: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
開設專題講座🫲🏻;
通過各種媒介傳播心理學知識;
心理普測;
開展團體心理輔導;
指導學生心理協會的活動🖍。
2.個體層面
遠期目標🏧:挖掘個體的心理潛能
幫助個體的人格完善
近期目標:及時發現需要心理幫助的學生🚵♀️🏐;
充分關註需要心理幫助的學生👇🏻;
引導和鼓勵學生尋求心理幫助;
幫助前來求助的學生解決其心理困擾☢️;
對陷入心理危機的學生實施有效的危機幹預🚘,嚴防意外。
工作內容:提供個體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實施心理危機幹預;
必要時的轉介工作。
三.工作方式
學校建立健全了全覆蓋式的學校、院(系)🧒、學生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危機幹預網絡,由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每學院1名專任的心理輔導老師、每個班級1名心理委員分別擔任各級網絡成員👩🦯➡️,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在不同層面上開展工作🧛🏼。
三級網絡成員職責
校級: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主要職責:負責製定和實施全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計劃
對專任心理老師♚、班級心理委員以及全校輔導員進行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方面的培訓並指導他們開展工作
開展面向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危機幹預等方面的業 務工作
院級🔻:心理輔導員
主要職責:學習心理學知識以及相關的工作技能
在本學院學生中組織開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組織本學院的班級心理委員接受培訓和開展活動
關註本學院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為本學院前來求助的學生進行篩選並提供初步的心理輔導
將問題嚴重的學生轉介至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在專職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參與和協調本學院學生的心理危機幹 預工作
班級:心理委員
主要職責:學習心理學知識和朋輩互助的技能
主動關註自身以及身邊同學的情緒、學習以及其他方面的狀況🧔🏻,給需要幫助的同學提供理解與支持,並且了解如何及時求助
在心理老師的指導下參與本班同學的危機幹預工作
四.“中心”業務工作內容及成效
1.個體心理咨詢與心理危機幹預
“中心”將所有來訪者的問題主要分成重性精神病、心理危機、心理障礙、發展性心理咨詢四大類,對他們進行不同方式的幹預🥔。在校生可以在工作時間預約進行個體咨詢😿🤚🏻,心理咨詢遵循來訪者自願等專業原則🧂🏃🏻♀️➡️。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程
“中心”專職咨詢師每學期開設多門心理健康選修課,連年所開課程均受到學生極大歡迎🦵🏿,全學年選課學生近千人🧑🏼🏭,期末學生評教每門課都是“優秀”。
2)開設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中心”專職咨詢師每學年為師生舉辦“新生入學適應”、“擺脫壓力”🔂、“解讀情緒”、“人際溝通”、“認識你自己”👆🏽🙋🏻♂️、“大學生常見心理異常”“提升自我與人際和諧”、“珍愛生命拒絕自殺”、“戀愛與性”、“了解你的職業傾向”等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3)新生的入學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的入學心理健康教育宣講和團體心理測試覆蓋到每一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對測試結果在自願的原則下進行預約訪談🧑🏽🍳。
4)團體心理訓練
平均每年在學生中開展以“親密接觸”🤦♀️、“人際交往”、“自我探索”👨🏽🚒、“團隊合作”等為主題的體驗式團體心理訓練。通過這類活動💝,學生的自我了解、人際信任、團隊精神等都有更多的體驗和提升。
5)帶領“心理成長”小組
每學期組織幾個“心理成長小組”♠️🎢,由高年資的專職咨詢師帶領。每組約10個成員😢🧔🏼,每次活動一個半小時,每周一次,連續8—10周後結束。小組同時利用小組成員和咨詢師的資源和力量,使有需要的成員得到幫助和成長🚵🏿♀️,同時也使小組其他成員共同獲益,受到學生極大歡迎🗑。活動結束後🫳,一些小組成員的情緒、認知和外在行為都可以發生極其明顯的變化,從低落🚵🏽♀️、困惑或自卑、消極變得快樂🧖♀️、陽光🧛🏽♀️、自信⛪️,敢於積極地面對生活。
6)指導學生社團“心理發展協會”活動
學生社團“心理發展協會”成立於1997年,由“中心”專人負責指導他們的活動。
“協會”每學年都舉辦“5.25心理健康宣傳月”活動、開展心理沙龍、心理講座🚰、心理情景劇表演🤸♂️、心理影片展播、心理測試、心理知識競賽、辯論賽、團體心理訓練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每月定期出版的《心苑》成為一份學生喜愛的報紙👷♂️👷♂️,協會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心理情景劇在上海市大學生心理情景劇匯演中獲第一名。
這些活動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增強了學生關註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識和心理求助意識⏸,有效提升了學生心理健康素質🤾♂️,使“協會”成了發揮朋輩心理互助的重要力量。
7)專任心理輔導老師與心理委員培訓
“中心”有專人負責學院心理輔導老師的專業培訓🥫👩🏻🦱,內容有心理學基礎知識、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心理咨詢基本理論與操作、團體心理訓練的理論和方法及實際操作、意象對話技術、家庭系統排列等🎭,使他們的心理輔導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中心”每年對班級心理委員開展的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自殺與危機幹預、人際溝通技巧等培訓❗️,開展心理委員的工作交流和評獎評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