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簡報11年4號 恒行3平台教務處 4月27 日
近期教學情況通報
本學期以來,教學巡視組共聽課150人次,其中評價為“優”的47人次,評價為“良”的89人次,評價為“中”的14人,分別占比例為31%、59%、10%。
一、 評價“優”舉例。
1、 紡織學院楊旭東老師講“織物組織結構”🏄🏽,在講解各種穿綜方法時結合實際,講“紋板圖”時,將實物“紋板”帶到課堂作演示、解釋,形象生動;講各種穿綜方法能邊講邊畫🚍👩🏻🦯,思路清晰🧑🏼🎄,PPT與板書、畫圖結合得好,學生易於理解。
2、 信息學院徐海芹老師講“電工技術”,上課精神飽滿👩🏼🍼👐🏼,語言簡練🔲、表達生動❔,思路清晰。PPT的演示圖表、文字都十分清晰🌻,並能同步顯示所講授的內容🤘,有利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講課時能與學生交流,註意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的反饋信息。
3、 服裝學院王小群老師講“時裝表演基礎(4)”📈,上課內容為“雙人走臺臺前亮相”表演的三組動作✌🏿🚶🏻➡️,有基本的造型要求👨🏼🦱,但學生可憑各自理解創新。每組二個學生走臺時🧏🏿🛗,教師對其表演講解還給以示範🤿,對造型好的給予肯定和表揚👧,對學生的創新精神予以鼓勵,教學形式結合教學內容。教室條件也很好,有空調、音響設備,四周有鏡子,學生表演時可以看到自己的姿勢👨🏿,便於隨時糾正♿️。說明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4、 理學院蔡旭初老師上“大學物理”,這堂課以解題分析為主🌋🧑🏼🎄,教師將習題課提問🧜♀️、學生板練🤪、教師分析等結合,課堂互動氣氛濃,對培養學生較好的解題方法🤌、加強基本訓練十分有益。講課中舉例與專門的習題課教學是有區別的🕍,蔡老師對此處理較好,建議教學基層組織可組織這方面的交流活動。
5🙇🙆🏻♂️、 人文學院王淑芳老師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該堂課講“憲法的基本特征”、“公民權利與義務”,王老師在講解基本內容後,通過“乙肝鬥士”雷闖為維護公民權利而努力的事跡😞,並進行課堂討論🙇🏽😖,效果好。整個近200人的大教室課堂秩序良好,學生認真聽講➕。這類課程結合當前情況、社會熱點很重要,教師必須註意吸收這方面的內容並反映在教學中💛。
6➗、 材料學院張青紅老師上“無機納米材料”課有特色🙅🏼👍🏼,舉例多照片多,學生易接受。如講解納米材料四大效應“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量子隧道效應”,特別後兩個效應,學生理解困難😒,張老師運用實例來說明✂️,幫助學生理解,課堂秩序很好👨🏻🦱。
7、 紡織學院趙俐老師上“針織服裝輔料”,由於教師實踐知識豐富🧰,結合教學內容的實踐資料多,上課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反映趙老師上課很實在,理論與實踐結合🏧,註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如布置學生去市場或展覽會收集資料,加強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
8、 外語學院楊丹老師上“大學英語(3)全新版”,這是一堂在語音室的聽說課,教師上課精神飽滿又輕松自如,學生認真投入註意力集中。教師教學方法有創新,沒有刻板的講解,而是將語言活動貫穿於整個教學中。教學內容包括成語、對話🧓、慣用語🙅🏽、翻譯🧑🏻🦳、講解等,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操練🙋🏿♂️。課堂信息量大🔃,師生互動好,還充分利用網絡指導幫助學生課外學習。建議開展教學研討,總結推廣在語言教學中推動師生互動的良好方式。
9🛠、 環境學院黃滿紅老師上“室內環境與人體健康”,這堂課的特點是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由完成作業較好的學生交流發言🍯,如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影響室內環境與人體健康的汙染物因子及預防對策⛔️,提出放置綠色植物控製有害物負離子濃度等見解。從匯報中看出✊🏻,學生化了一番功夫,也查閱了不少資料,達到了學以致用🎠;學生PPT圖文並茂做的也很好🈹,教師在講解時層次分明、表達清晰、重點突出。
10、 機械學院孫誌宏老師上“機械原理”,孫老師教學內容十分熟悉☣️,教學經驗豐富,但課前仍然認真準備,PPT內容不斷更新有創意,質量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好。孫老師敢於抓學風,為此學生聽課認真,教學秩序好缺課少。對個別未交作業的學生能督促,並通過課堂提問來了解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
11🚄🛀🏻、 理學院吳華老師上“大學物理”,講課生動條理清晰,邊講邊寫適時提問,十分註意師生互動🍒,學生反應熱烈。講解例題有特色🏘,註意審題分析題意⛑,註意引導思路和講述方法↙️👍🏻,關鍵之處能啟發學生思考加深理解。教師教風好🫶,同時註意抓學風🆖,課堂點名並對缺課學生多加督促,對遲到學生要求引起註意。巡視員認為,教師本身教學過硬並學風抓得緊,這樣就形成良性循環;反之👨👨👦,教師教學水平一般,對學生要求不嚴甚至放任,課堂紀律就差。
12、 機械學院李艷老師上“控製工程基礎”,教師上課精神飽滿🆗🧓,語言精練板書規範,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分析透徹並註意學生反饋。同時重視抓學風🛝,關註課堂紀律,下面學生講話聲音大幹擾講課時🚶♂️,她就問👯🚴🏼:“這位同學在講什麽🧑🎤?有什麽想講的可在課堂上發表意見”📓,有效把控了課堂秩序🎅🏽。
13、 服裝學院於曉坤老師上“服裝立體結構設計”👩🏽🍳,巡視員下午1時15分進教室(延安路校區下午第一節課為1時30分),教師已在教室認真檢查學生的立體裁剪作業,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午飯後即在教室中做練習,教師教學認真,學生學習風氣就好👮。
14🤙🏼、 化工與生物學院余逸男老師上“物理化學”,教師上課精神飽滿口齒清楚,重點突出講解生動🤳🏻,能指出內容的重點與難點以引起學生的重視。該課用雙語教學,PPT內容是英文,因課程內容較難,講解時多用中文🚵🏿♀️。
15、 人文學院沙國華老師上“合同法”🤷🏻,講課認真、精神狀態好、有激情,能用典型案例來解釋有關合同法。這些案例不是沿用舊例,而是選擇與現實緊密結合的案例,對學生很有啟示,學生課堂上認真聽課風氣好。
16、 人文學院林毅老師上“廣播電視學”,教師上課精神狀態好,思路清晰,教學內容豐富,與國內外形勢發展密切結合🤦🏼♀️,視頻內容豐富多彩。教師備課充分化精力🍀,講課精彩🤟,學生聽課認真☸️,課堂氣氛好。
17、 外語學院顧韶陽老師上“高級英語(2)”,教師講課基於課本,又不拘泥於課本,能引經據典深入淺出。講到深入處,漢英結合對比分析講解🌹,如加入小說例子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因此學生能專心聽課並主動提出問題💁🏼👨👩👧,課堂氣氛活躍。
二、問題與建議
1、 大班政治課問題。政治理論課很重要,對學生提高政治素質、道德修養有很大作用⏯。但對200人左右的大班課如何教學中師生互動,以及課堂出勤率一直是個問題。人文學院龔新明老師為提高教學質量,考核出席情況作了嘗試。除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神飽滿認真準備外,在師生互動上進行了探索,如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具體方法是將學生分成小組,民主選舉組長🧘🏼♂️🦏,一個班有若幹組👩👩👧👧,再選舉班長。原以為學生對競選班👩👦👦🍒、組長不感興趣,實際卻熱情很高🫴🏽,十分踴躍。小組圍繞教學內容觀看影視教學片,並選擇專題製作PPT開展演示活動🫴🏽,由班長驗收老師給出評分,課堂上由班長負責考勤學生簽到,並由此來確定學生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為鼓勵班組長工作☎,給班長加5分🙎🏻♀️,組長加3分,曠課一次扣5分。采取上述措施後取得一定效果,學生缺課減少🍚,主動學習興趣提高。
2、 重讀生缺課問題。如某有機化學課👩🏼💼,名單上是80人🕓,老師課講得不錯,可準時上課僅18人,4人遲到💔。據了解該班重讀生多,有的學生與教師打過招呼🤾🏽♂️,有的上其他專業課時間沖突,有的寫畢業論文時間緊,對此教師也無可奈何。建議對有較多重讀生的可否專門安排時間進行上課。又如環境學院的“傳熱學”👩🏻✈️、“泵與風機”等課程🏉,缺課率有的達28%🦹🏽♀️。這些課程不及格率較高,重讀生多,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影響🌨。重修考試再不及格🥉,造成惡性循環😸。
3👱🏿♂️、 “工廠設計”的繪圖質量問題。材料學院“工廠設計”繪圖作業堪憂。學生下廠時間少,下廠也僅是“走馬看花”。所謂“設計”🤖🚶🏻♂️,只是用繪圖軟件畫一張圖👰🏽♀️,甚至復製一下其他學生的作業。所畫圖紙嚴重脫離實際🕵🏻♀️,有的僅是個示意圖。由於老教師即將退休📳,青年教師又缺乏經驗,導致青黃不接。建議安排青年教師下廠鍛煉,對生產工藝📰、設備深入了解後再帶學生進行工廠設計,這對培養工程類學生很重要。上述情況在其他工科學院同樣存在。
4、 教材問題⚄。教務處要求每門課上課要有教材👮♀️,但仍有少數課程存在問題:如紡織學院“電子商務”,服裝學院“基礎攝影”沒有教材。建議沒有合適教材的課程可推薦參考教材。有的課程存在內容重復🧢,如“紡織商品學”與“紡織材料學”內容重復不少◾️,這也涉及到教學計劃中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的問題。選定合適教材十分重要。管理學院“管理信息系統”💁♀️,目前采用教材是復旦大學薛華成教授編著的教材🟥,但為工商專業學生上這門課的老師認為工商專業采用此教材不合適🤷🏼,但由於上同門課的其他教師已報了這本教材,只能采用這本教材。建議今後同一門課有關教師應認真討論合適教材再上報為好。
5👨🏿✈️、 課程選讀問題。課程選讀要考慮是否合適,學院應加強指導🕦。如環境學院開設“清潔生產工藝學”,由環科、環工的08、09學生選讀,08學生學過專業課🥗🖕🏻,對該課程內容較易理解,而09學生有的課程還未學🧔🏽♂️,上課很吃力。建議該課程宜放在“大三”上為好。
6🫷🏻、 青年教師授課質量問題。少數青年教師上課質量欠佳🍻,他們備課算認真𓀛,但缺乏經驗。如理學院某青年教師上“大學物理”🥃⏰,只顧看著屏幕講,與學生無交流🧼,對教學內容也不夠熟悉。學生反映聽不懂,只能靠自己看書,課堂效率差🦹🏻♂️。服裝學院09 級“動畫”專業“市場營銷學”,由管理學院在讀一年級博士生上課,教學內容是服裝營銷方面的,與專業沒有聯系。學生大多不聽講🫲🏿,缺課也多。上述情況有多方面原因,有關學院要根據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與指導。
7👩❤️💋👨、 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卓越工程師”培養方式問題➞。目前鼓勵讀專業學位研究生🕠,但存在問題要及時解決。化工及生物學院巡視員認為這個問題與“卓越工程師”培養方式今後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這些研究生學完一年課程後下廠,但工廠導師只給工作做不清楚目的何在🔳,學校導師也不管(實際上也管不到),學生只好來電問輔導員💼,擔心一年後寫不出東西無法畢業👌🏼。現在第二屆又進來了🤽🏼♂️🦹🏻,人數翻了一翻🧑🏼🚀,問題繼續存在,輔導員也不知如何辦才好💆🏽♂️👩💻?此情況希望引起學院及有關領導重視,給予切實解決。看來,無論對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建設良好的實踐基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
8、 關於授課人數問題。目前政治思想理論課、基礎課🚬、基礎技術課等一些重要課程🛒,往往教室上課學生眾多,多則200多♙,少則100多,上課效果不盡人意⛽️;而一些任意選修課🩶,有的少到不足10人🍙。教務處規定選修不到10人不開課👩🏿🦰,但由於一些原因🤽🏿,還包括中途陸續有學生退選🧙🏻♀️,加上缺課有些課就不足10人🧩。這樣既浪費教學資源,課堂氣氛也受影響。又如一些課設在機房中上課🧗🏿♀️,如機械學院“計算機輔助設計”在圖文中心機房上課🐈⬛,80多學生僅1名教師指導上機確有難度。以上類似情況不少🔍✔️,建議要認真加以研究。
9🧔🏿♀️🚴🏻、 實驗教學的生師比問題👩💻。教師帶實驗🧜🏼♂️,學生不宜很多,否則效果不好🫄🏻,甚至容易出事故♻。如工業設計實驗室,進行“模型製作基礎”實驗,共有81名學生,一個教師指導不過來,只能分批進行。教師反映工作負荷比同樣上81人的課加重很多。目前實驗室又缺乏熟練實驗人員🧿,這樣對教師的指導壓力更大,同時也影響教學效果👨⚕️™️。
10、 視頻技術輔助教學問題。服裝學院袁夢雅老師上“化妝”課🧘🏻♂️,有自編教材“現代化妝學”。教師在教學中作示範動作💚,學生有很大興趣,但在示範時,許多學生站在桌椅上🧻,時間長了會摔下來。巡視員建議👨🏽🦱:對一些示範動作可事先用視頻技術將示範場景拍攝下來,並做成教學光盤🏃🏻♀️,放在教材中配套使用🎅🏽🥈,建議服裝學院在經費上予以支持🤸♀️👩🏻🦱。
11、 學生作品展示問題。服裝學院劉月蕊老師上“動畫分鏡頭創作”。這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為鼓勵學生創作熱情,建議給有創意的學生作品安排展示場合並予評獎🌯,以鼓勵學生的學習與創作熱情😸。
12🫄🏽、 良好教學環境問題。課堂教學好,除了教師教學好是主要因素外🐃🚃,良好的教學環境也十分重要👨🏿💼🪑。如化工與生物學院程若男老師上“有機化學”,在放PPT時將黑板上的燈關掉,書寫板書時又適時將燈打開,教學效果好(教室為松2150)🚶🏻♂️。但有的教室如松1118,黑板上方無照射燈,教師寫字根本看不清,建議有關部門將每個教室照明問題認真查一查(此事已提過多次)🫴🏻。
13🚊、 關於電子教鞭的問題。隨著PPT的普及,不少教師采用電子教鞭——帶有PPT翻頁功能的“激光筆”,授課效用好🐒。但仍有不少教師用手指引👩🏿⚕️,效果差人又累🍲。建議各學院能否為教師配備電子教鞭——帶PPT翻頁功能的“激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