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堅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才為中心”的教育理念🛐,2016年初✏️,在總結自2002年起施行“完全學分製”改革成效的基礎上,按照“明確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工程實踐”原則🔍,構建符合“分流培養𓀏、分層教學、人人成才、多元成才”目標的課程體系🏆,全面啟動了本科培養方案的優化調整,並對修訂後的培養方案組織了外審工作,共邀請教指委委員👩🏼🏭、學科專家、教學管理專家和行業專家等57名🙆🏼,對新的培養方案進行論證👂。
教學計劃由通識教育、學科基礎、專業方向、實踐環節四部分組成,前兩部分有必修和選修課程之分⚓️,第三部分全為選修。實踐環節包含綜合實踐和實踐教學兩類課程,全為必修課程。理工管類實踐環節不少於總學分(學時)的25%,文科、藝術類實踐環節不少於總學分(學時)的20%👵🏼。課程平臺學分比例如圖:
課 程 平 臺 | 必 修 課 程 | 選 修 課 程 |
通識教育基礎 | 35%左右 | 10%左右 |
學科基礎 | 35%左右 | 10%左右 |
專業與專業前沿課程 | -- | 10%左右 |
合計 | 70%左右 | 30%左右 |
本輪修訂將各專業總學分優化控製在179以內,強化了專業核心課的作用🔂,加大了實踐環節的比重,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發展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