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恒行3平台美育發展年度報告
2017-2018年度,恒行3平台美育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思想,繼續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關於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各項政策👨👦,遵循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特點,構建多彩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良好的人文藝術教育環境。做好美育工作,要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長。藝術教育是引領社會風尚🪄、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是培養人才的基礎工程,我們更需要以新的視角去思考藝術教育——美育教育的新思路。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創設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環境和以美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美育課程建設
恒行3平台的藝術教育課程教學👰♀️,堅持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突出創新能力的培育💪🏼,依托本校相關學科和教育資源優勢,通過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完善藝術教育的學科建設。2016年度,恒行3平台藝術教育中心主要負責學校的藝術類通識課程的教學,涵蓋藝術理論教育、技能教育、鑒賞教育♔。藝術教育中心教師擔任的文化素質選修課課時量為每周8節🚥,每人全年完成課時量為384—516節不等(含藝術團訓練課128節/學年),共開設課程24門,外聘(兼職)教師開設的課程4門,選課學生近6000人。同時還承擔了服裝·藝術設計學院相關藝術類的必修課程。所開設課程包括😙:
1、文化素質選修課(任意選修)
《世界電影賞析》、《演員表演素質訓練》🎽、《古箏訓練》、《中國民族音樂賞析》、《交響音樂賞析》、《鋼琴基礎、中級》(上✴️、下)🛖、《音樂基本樂理》🕴🏻、《鋼琴基礎🎍、中級》(上、下)👨🏽💻🙅🏻♂️、《舞蹈理論與欣賞》、《舞蹈基礎》、《音樂劇名作賞析》✢、《聲樂》😡、《歌劇賞析》⚒、《交誼舞》、《歐美流行音樂》、《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思潮》🚣🏽♀️、《戲曲鑒賞》🙆🏻、《昆曲鑒賞》等。
2、服裝·藝術設計學院專業必修課(指定選修)
《中外電影史及名片名著賞析》、《舞蹈》。
3、藝術團訓練課程(藝術特長生指定選修)
《藝術實踐與訓練——合唱》🚽、《藝術實踐與訓練——民樂》(古箏、民族打擊樂、民樂合奏)、《藝術實踐與訓練——器樂》(鋼琴💅、管弦樂重奏)、《藝術實踐與訓練——舞蹈》(古典民族現代、交誼舞、服飾禮儀)#️⃣、《藝術實踐與訓練——舞臺人物造型》(化妝)。
4、高水平藝術團員(特長生)課程管理
作為教育部規定具有招收藝術特長生資格的高校,2017年起,根據教育部有關高水平藝術團員招生最新規定,配合招生辦重新製定我校高水平藝術團員生招方案👱🏻♂️,完成年度高水平藝術團員招生測試工作及特長生專業復查工作及復查情況匯報。為做好特長生的培養和作用發揮🤚🏼👩🏻🎤,我校進一步完善了特長生招生及後續培養方面的管理辦法。
自2014年製定完善《恒行3平台藝術特長生學分製管理辦法》🎷,正式開設《藝術實踐與訓練》課程👨🏻🦯➡️,將藝術特長生的訓練與實踐納入學分製管理🧊。兩年的實踐中,對藝術特長的管理明顯有了抓手,特長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在藝術團各個團隊中🧖🏽♂️,充分發揮了專業特長,在本年度各項藝術比賽中,起到了引領和骨幹作用,為學校爭取了榮譽。
二☃️、藝術教師配備
恒行3平台藝術教育中心現有專職藝術教師7位,返聘藝術教師1位(原藝術教育中心退休)🧑🏻🦳,新引進專業教師1位。7位專職藝術教師分別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和華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專業為合唱指揮💂🏻♂️、導演📚、舞蹈編導、古箏、鋼琴、聲樂等🤷🏻。在教師職稱方面,副教授2位,講師4位🧑🔬,助教1位🎙,兼職教師6位,分別擔任文化素質類選修課的教學以及藝術團的指導。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三位,中級職稱5位,副教授1位🤲。
三、藝術教育管理
恒行3平台藝術教育工作機構健全🚋,分工明確。設立藝術教育委員會,由副校長任主任,黨委副書記任副主任,教務處副處長任秘書長👱🏿♀️🧚🏻♀️,委員分別為學生處𓀜、宣傳部、教務處、研究生部、團委、藝術教育中心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藝術教育中心為實施藝術教育的主要職能部門🫲🏿,由黨委副書記分管,負責恒行3平台全校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的教學工作及學生藝術團的建設和發展。
藝術教育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圍繞教學、藝術團隊建設和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而進行的。
1🤟🏼🗓、教學與科研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結合本校的實際,重視和加強藝術學科教學的管理和研究,逐步使藝術課程教學規範化🤵🏿♀️🫳🏻、學術化🏚。
(1)堅持立德樹人的美育導向和總體思路,以“立德樹人、以美育人、提升審美和人文素養”作為學校藝術教育的大方向🥫,構架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的藝術課程體系。
(2)堅持藝術課程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的原則🧑🏽💼,突出創新能力的培育,科學定位藝術課程。創新藝術教育課程的形式和內容🧥,將單純的藝術理論課程與藝術技能課程有機結合🫷🏻。
(3)堅持育人為本,面向全體🧓🏻。遵循藝術教育的特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做好藝術教育的各類普及工作,使每一個學生享有優質藝術教育的權益🆎,完成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工作🏄🏻🏌🏻♀️。
(4)堅持藝術學科研究,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升學校藝術教育的教學質量🍓。積極參與學科建設🪦,爭取開設具有文化素質教學方面特色的精品課程👒🍠,並完成一定量的藝術教育學科教學改革與科研論文的撰寫與發表。
(5)堅持嚴格執行學校對教師工作量要求的有關規定🪤,認真完成相關的藝術類課程及課時量。完善教學公開課製度,通過觀摩、講評🕯,加強教師間在學術方面的進一步了解👨❤️👨,提升整個藝術教育中心教師的教學水平,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2😄、藝術科研項目
(1)完成《2017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教育年度報表》報送🚏;配合團委撰寫《公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督導指標完成情況匯總》之校園文化及藝術教育部分情況報告,完成教務處《恒行3平台2016年年度本科教學教學質量報告》之藝術教育部分。協助黨委宣傳部完成《高校思政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藝術教育部分的素材範例提供
(2)完成《多元視角下,中國民族音樂在綜合性大學傳播與接受策略研究》課題申報,此課題以“琴箏雅裳”為主要案例🦞,始終貫穿於整個課題研究中,理論與實踐護為穿插,為構建具有適用性🐃、高效性🫴🏼、創新性的民族音教學體系🦸♂️,為民族音樂在綜合性大學教育的策略製定提供依據🕵🏽♀️。
(3)依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普及公共藝術教育⚔️,在開設大面積的公共藝術課程的基礎上,2016年度開始建設藝術微課程以及藝術在線課程項目。2017-2018年完成《2016年恒行3平台易班特色項目——藝術微課程》系列包括《世界電影賞析》《舞蹈基礎》《音樂劇賞析》《歌劇賞析》《民族音樂賞析》5門課程全部50集的錄製🏋🏽。完成《中國民族音樂賞析》(周紀來)16集在線課程建設及拍攝製作。
3、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管理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加強職業理想教育,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作為畢生的事業追求,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增強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能力,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聘用)和評價的首要內容🤝。
(2)優化師資隊伍發展機製🧜🏿,保障藝術教育的持續發展
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藝術師資整體素質。創造條件,提供機會👨🦲,為青年教師搭建一個展示專業藝術才華的平臺♟🧑🧒。鼓勵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參與藝術課程的建設和教學改革,支持教師開展跨學科合作,開發共享藝術拓展課程,促進藝術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
(3)明確崗位職責🧚🏿,提升藝術敎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明確藝術教育中心每位教師的崗位職責🫅、聘任、評價的標準🔞,明確任務🛟⛰,加強管理💇♀️,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具有綜合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技術的藝術教師隊伍。
四🤸🏽♂️、藝術教育經費投入和設施設備
恒行3平台每年給予美育主要職能部門——藝術教育中心足夠的經費支持,以保障藝術教育中心工作的正常運作。在通常情況下,每年由教務處下撥教學經費約45萬元,並根據實際情況追加經費,如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教改項目立項等。2016年,在基本經費以外,首次增加5萬元的藝術新作品創作專項經費。學校的經費投入為藝術教育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恒行3平台在延安路和松江兩個校區,都設有藝術教育中心獨立辦公室,松江校區擁有1510平方米、可容納1000人的錦繡會堂,用於演出和播放電影🦸🏽♀️,並利用中央級普通高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資金改造了舞臺的音響和燈光🛗,目前設施相對完善🚴🏽。兩校區有4個專用藝術教室(其中多媒體教室3個)、4個舞蹈房、9個專用琴房,有15架鋼琴、35臺古箏、20面中國鼓以及各類演出服若幹。2015年又添置了22臺電鋼琴🈺,用於普及鋼琴課程的教學。
五、課外藝術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環境
學生藝術團隊的建設及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是藝術教育中課堂教學的延伸👩🏿🔬,具有與藝術課教學相聯系、與學科教學相區別的獨特的教育價值。它始終都是藝術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一個專業教師的敬業精神🐶、教學水平和組織能力、團隊精神的集中體現🚵🏻♀️。
恒行3平台藝術團現有合唱團🧻、民樂團(女子古箏🖇、民族打擊、民樂合奏)👨🏻🦽、舞蹈團(古典民族、拉丁摩登🫐、服飾禮儀)⛪️、戲劇團🤹♂️✊🏿、西樂團(鍵盤、管弦樂重奏)和舞臺人物造型六個團隊,共有團員近300名🕴💃。由藝術教育中心專職教師及外聘專業教師負責學校藝術團的建設和訓練,組織、管理具有藝術特長愛好的學生進行藝術團隊專門的藝術教學和實踐。通過上海市教委委組織的專家評審💆🏿♀️,合唱團、舞蹈團及戲劇團被吸納為上海市大學生藝術團成員團隊。合唱團、舞蹈團分別為上海學生合唱、舞蹈聯盟單位。民樂團以其在民樂教學方面的卓越成績,經市教委審核批準💁🏿♀️🧏🏽,成為了上海學生民樂聯盟單位之一🕍。
1🏺、加強藝術團隊建設
(1)實施嚴格考核製度
根據藝術團帶隊老師製定的學期訓練計劃和考試形式,每個學期末進行各團隊教學匯報🧑🏽🎨、考試,對每一個團員進行考核(尤其藝術特長生),不合格者將勸退或不給予該科成績(藝術特長生)同時藝術團員的考核、匯報成績作為藝術教師考評、聘任的重要依據🦹♂️。
(2)訓練方式課程化
藝術團訓練課時由每周2課時增加至每周課時,合唱團更是增加至每周8課時(其中4課時安排在周日)🙎,有更多的時間加強隊員的基本功訓練以及演出節目的排練,以課程化方式保證校藝術團訓練質量🏰,藝術團的專業水準有了大幅度提升。
2🎵👦🏼、搭建開放多元的藝術實踐活動平臺
2017-2018年,由恒行3平台藝術教育委員會、團委及藝術教育中心牽頭,積極搭建平臺,創造開放多元的、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的藝術實踐和各類校園藝術活動。
(1)藝術專題講座
結合學校原有“周周講”活動🍺,專門開辟“藝術講堂”系列專場,組織各類藝術普及型專題講座。分別邀請校外著名藝術家以及藝術教育中心專業教師擔任講座嘉賓。2017-2018年,邀請藝術教育中心教師周紀來帶領學生藝術團民樂團,做了一場題為《中國韻——民族器樂曲鑒賞》的音樂講座,以講解與表演相結合的形式, 深入淺出的講解🧑🏿🎓、精湛現場演奏以及與學生的大量互動🔦,使講座反響熱烈😧。參加聽講座的學生數達1500余人。同時邀請南非著名合唱指揮馬丁教授、挪威頂級合唱大師Rasmussen和Lach及香港著名合唱專家唐少偉來校為藝術團合唱團上大師課🚖,並授予馬丁教授為我校合唱團特邀指揮🤰,成為我校學生藝術團首位外籍專家🩱🤸🏽。
(2)積極參與各類重要演出
藝術團合唱團應邀參加上海音樂家協會主辦的《上海合唱新年音樂會》;藝術團民樂團的民樂小合奏《京韻隨想》應邀參加上海市大學生原創音樂節開幕式演出;參與《恒行3平台鉆石婚👳🏻♂️🤛🏽、金婚典禮》活動策劃👨🌾,並配合校退管會承擔活動文藝節目的組織和演出;擔任團市委《青春喜迎十九大 不忘初心跟黨走》晚會導演,舞蹈《織錦·追夢》參加演出並受好評;合唱團在《中俄國際合唱研討會》開幕式上演出🏂🏼,並將作為大師講座的的展示團隊👨🏻🦯。在第71個世界紅十字日來臨之際,恒行3平台學生藝術團合唱團DHU Singgers作為中國紅紅十字總會和上海市紅十字會唯一特邀的表演嘉賓,參加“博愛申城——5·8世界紅十字日濱江行”活動啟動儀式👲,演唱《紅十字的旗幟》;2018恒行3平台新生開學典禮演出;藝術團還多次深入基層,參加廣富林街道迎國慶活動🤹🏼♂️、方松街道《樂動美麗方松 樂活文明新城》草地音樂會⁉️、《德法並舉 廉潔文明——方塔園端午遊園活動》演出📍。
2017年9月28日-10月8日👐🏿,恒行3平台學生藝術團民樂團作為國家漢辦派出的巡演團👩🍳,遠赴非洲肯尼亞,進行為期十天的全球孔院日文化巡演活動。這是恒行3平台有史以來首個藝術團隊出國演出,期間巡演團去了三座城市⏏️、四所大學🥕,將中國民樂和中國文化帶到了遙遠的非洲,精彩的演出受到了肯尼亞朋友的熱烈贊賞。短暫的十天讓所有人開闊了眼界👨,鍛煉了隊伍,同時大大提升了技術水平。
3、創設以美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
2017-2018年度,恒行3平台藝術教育工作更加註重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環境,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通過校園文化環境浸潤學生心田,引導學生發現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堅持正確育人導向,結合民族文化傳承創新教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扶持民族文化教育品牌項目🕐,推進校園藝術文化活動的發展。
(1)製定“藝術與我”全年演出和主題活動計劃,推出多個專場演出🐃。
恒行3平台藝術教育中心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和醞釀👨🏻🦱,成功創作了多臺富有精神文化內涵和較高藝術水準的主題晚會,並於2008年創立了“藝術與我”這一獨具校園文化特色、新穎的標誌性晚會品牌。每年推出一臺高質量的晚會👵,通過這一平臺👉,展現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2017-2018年度👇🏼,藝術教育中心認真總結“藝術與我”品牌晚會多年來的創作經驗,製定“藝術與我”全年演出和主題活動計劃,繼續推出小型、多樣、偏重專業普及的專場演出🏌🏻♀️,努力搭建平臺,讓學生有機會上臺展示才藝🏑,讓教師各自的專業特長得以充分發揮。“藝術與我”已不僅僅是一場演出📚,而是貫穿全年的一系列的藝術活動🍕。“藝術與我·2017”“藝術與我·2018”系列共推出4個專場🤚:2017年5月,《漫步琴與影的世界》鋼琴專場——一臺充滿愛與浪漫、幻想與激情的多媒體鋼琴音樂會,以嶄新的形式將“情(琴)”與“影”完美結合👩⚕️🧖🏻,闡述美的故事,帶來完美的視音享受🤺;《聲情難卻》——合唱團畢業專場音樂會🦸🏼,以歌聲送別老隊員;2018年5月《琴箏雅裳·在絲路上等你》——民樂專場以“改革開放”、“一路一帶”為核心精神,以獨特的視角和藝術的形式展示一帶一路的文化傳播力量和改革開放的輝煌成果🦬;以多種器樂演奏結合多媒體表現手段🙋🏽,營造古典與現代合一的藝術氛圍👃🏻,為大家呈現一臺氣勢恢宏的的專場晚會;6月👎🏼💘,《詩·樂》——合唱團畢業專場音樂會,繼2016年1月19日上海賀綠汀音樂廳三校聯演之後,恒行3平台學生藝術團DHU Singers合唱團將再度聯手上海師範大學泊樂合唱團,分別於5月13日和6月10日🕴🏻,在上師大奉賢校區及恒行3平台松江校區舉行合唱音樂校園專場活動🤵♂️。四場演出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觀眾人數超過5000人。為活躍校園文化氛圍,提升廣大師生的藝術審美水平發揮積極的作用。
(2)積極開展校園藝術活動,營造健康的美育環境
恒行3平台的校園藝術環境是非常健康良好的。2017年度,積極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同時🎶,多年積累的校園文化品牌項目如校園十大歌手比賽今年已經是第36屆🙆🏻,依然在校園中熠熠發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讓學生們更好🤡、更全方面地展現風采,吸引了5000余名同學參加🌿📛。此外💦,我校也是上海大學生原創音樂大賽承辦方等多項賽事的承辦單位。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為校園營造積極健康的美育環境🐅。
(3)藝術比賽與獲獎
2017-2018年度,恒行3平台藝術教育中心率領學生藝術團參加了多項國際國內的藝術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同時也充分展示了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
2017-2018年是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之年👩🏽🍳,根據教育部及上海市教委的文件精神🫄🏻,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列入學校藝術教育重點工作,也是今年藝術教育中心的重點工作,以展演活動為抓手,統籌安排➖、認真實施、積極參與,同時開展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學校美育工作持續創新發展。上半年藝教中心帶領學生藝術團精心編排了舞蹈🍮、朗誦🤲🏿、合唱🏂🏼、民樂和打擊樂節目參賽,並且都有不俗的表現🙋🏼。其中民樂小合奏《夜深沉之隨想》以極端高分獲得評委的一致肯定。藝術團參與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五個參賽節目,民樂小合奏《夜深沉之隨想》獲得全國二等獎🧝🏼♀️、指導教師獎、獲上海市的一等獎,合唱《春曉》等、朗誦《經緯青春》獲上海市一等獎🧜🏻,舞蹈《織錦·飛天》✝️、鼓樂小合奏《風如松》獲上海市的二等獎,同時《夜深成之隨想》《經緯青春》獲優秀創作獎🤸♂️,恒行3平台獲上海市優秀組織獎。同時還獲得藝術實踐工作坊、藝術作品等多個獎項👩🏿💻。
2018年8月,恒行3平台學生藝術團合唱團DHU Singers自2015年香港世界青少年合唱節榮獲兩項金獎後🦡,遠赴匈牙利參加第12屆Contemns國際合唱節,再度出境參加國際合唱比賽,這一合唱比賽是國際合唱界中最具挑戰性、影響力及代表性的合唱節之一,經過積極努力,合唱團獲得了比賽金獎及柯達伊作品最佳演繹獎💘。這是恒行3平台藝術團首次獲得國際比賽的金獎。與高水平的團隊加強交流、切磋技藝🏥6️⃣,進一步開闊了學生的藝術視野,展現恒行3平台藝術教育的成果,提升恒行3平台學生合唱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2018年6月🤜🏽🧜🏻,藝術團戲劇團參加上海大學生話劇節並獲 二等獎;藝術團鍵盤隊參加《長江鋼琴音樂節“小金鐘”全國高校鋼琴大賽》,獲業余組銅獎和優勝獎及上海賽區業余組獨奏二、三等獎。 此外,恒行3平台合唱團獲2016年上海五四青年獎章(集體)🙎🏿。民樂團獲2017上海青年五四獎章標兵集體。
(4)藝術觀摩
2017-2018年度,組織藝術團師生觀摩多場合唱、音樂劇👐、舞劇🌘、音樂會👭、民樂、話劇以及辰山草地音樂會等高質量的演出💁🏽♀️,讓藝術團學生有機會走出校門,開拓視野,接受高雅藝術的熏陶🥞。
以上是我校2017-2018年度美育工作情況總結。藝術教育工作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恒行3平台將繼續發揮已有優勢,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和力量,進一步提高師資水平🤵,提升藝術團表演實力👼🏻🌦,加強藝術教育內涵建設,全面推進我校藝術教育工作上升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