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國旗🔑,奏唱國歌🥬,行註目禮……3月2日的清晨🧡,來自湖北天門的留校同學王子奇迎著朝陽緩緩升起了五星紅旗🚴🏽,《義勇軍進行曲》再次響徹東華校園,也激蕩在全體師生的心中🧒🏿。與以往的升旗儀式不同,相隔許久之後,東華人相聚“雲端”參加了一次線上升旗儀式,吹響了恒行3平台線上開課和教職員工有序返校返崗的“集結號”。
(一場特殊的升國旗儀式)
疫情防控不松懈🏌🏻♂️,改革發展不停步🩰🔼!近期,校領導班子召開會議認真謀劃2020年工作要點,各學院👬、部門相繼推出一系列“有溫度”的有序返校返崗措施🕵🏿♂️,有序推動疫情防控、在線教學、網絡思政教育☎、大學生就業等各方面工作有效開展……3月2日,所有教職員工全面進入工作狀態🧖🏽♂️🧡,在線教學也迎來了全面“起跑”。
我們疫情防控不松懈
“體溫不高於37.3攝氏度”成為進入恒行3平台的通行證之一,那麽該如何實現無接觸且高效率地準確測溫呢?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天的松江校區廣富林路校門及延安路校區延安西路校門已變身“測溫校門”🤵🏿,返校返崗教職工出示證件後♘,有序通過紅外體溫檢測通道。電子與人工相結合,對進入校園的人員逐一核查、登記、測溫,將校園疫情防控的第一關牢牢把住。
(返校教職工測量體溫)
在食堂,除了“北歐排隊”,“國考吃飯”也是必要素質,在抗“疫”特殊時期,1米線成為學校食堂就餐的標準線。“前後左右間距均為1米,吃出了國考的感覺。”只有保持足夠距離才能產生美,將風險降到最低🥗,才能在防疫大考中得高分。兩個校區食堂均開放部分窗口,保證供應👶🏼👎🏼,並在食堂顯著位置提醒大家“錯時錯峰、限流用餐、自帶餐具👩🏻🍳、打包外帶”🫲🏻𓀑。同時,學校不間斷地對食堂內外、餐具用具進行清洗消毒,讓返校返崗的教職工吃得更踏實。
(食堂一米線)
除此以外📤,學校從加強師生健康監測、做好工作場所防控、指導師生個人防護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工作🦣,抓實抓落實各項措施。2月29日🕵🏻♂️,學校發布了《恒行3平台教職員工有序返校返崗須知》🎹🦍,要求返校返崗的教職員工錯時上下班,未返校教職員工居家辦公🙋🏿♀️,並從如何做好自我健康檢測、返校返崗必備手續、如何做好自我防護等方面提出有效指導0️⃣,確保每個教職員工健康地返校返崗〰️。
(返校返崗的教職工開展工作)
打贏在線教學攻堅戰
顧雯是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身在疫情最重的武漢,心裏仍一直念著新學期的“男裝款式設計”課程。她克服了當地交通、快遞等相對不便的困難,從零開始💓👂🏼,加班加點完成了新課件的製作和課程錄播的準備工作。計算機學院劉曉強老師第一時間寫了近千字的“錄製視頻課註意事項”發在學院微信群裏☦️,毫無保留地給大家“傳經送寶”👩🌾🚵🏻♀️。信息系的老師們邊建設課程,邊探討遇到問題👩🏻🦯,多次向學校以及平臺提出合理化建議,引導全系課程的線上教學常態化建設,推動學校教學信息支撐平臺的長效化🫄🏽。
(顧雯在武漢家中錄製課件)
紡織學院教師邱夷平面對線上教學的挑戰,對於這位近30年教齡的“老先生”從來不是什麽難事🥹。“敢為人先”的邱老師靈活調整了教學思路,積極探索創新線上教學新模式💂🏽♀️。他邀請了往屆研修過“紡織材料學”雙語課程的優秀校友一起參與到雲課堂中👨🏽🦱,他們有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助理教授,有波音公司技術的高管,打破了教室的圍墻,為上課的本科同學搭建了難得的學習交流平臺🤾🏻♂️。
(邱夷平邀請現任波音公司技術高管趙達參加在線課堂)
全面部署是推進本次在線教學工作有序進行的關鍵,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專項工作小組,召開在線教學工作專題會議,製定《恒行3平台2020年春季學期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實施方案》🤹🏻,黨委書記🫑、校長對在線教學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調把在線教學作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和切實保證在線教學質量📤🙎🏽♀️。
學校組織多單位協同為教師更好地開展網絡教學開展服務,為師生們編發了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手冊🦁,開展在線教學壓力測試,加大了學習、教學資源的數據庫供給力度,聯系三大運營商為師生提供寬帶和流量服務等,提升了教師開展在線教學的能力,將“繡花”功夫用在在線教學保障工作上,為學校開展在線教學奠定了基礎。
(3月2日16:38恒行3平台師生當天活躍度統計圖)
目前,全校共啟動2280余門次本科生課程在線教學備課,任課教師按照春季教學任務🦑,可利用學校現有慕課資源、可從校外課程平臺上選擇合適的課程資源,也可結合課程PPT錄製音視頻,通過發布課程作業〰️、線上討論等方式保障學習質量💆💠。3月2日第一天,學校共開課565門次🚵🏿♀️🍯,課程344門🔽,覆蓋了學生3060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