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不到🤹🏻♀️,紡織學院博士生和杉杉就打開家裏的電腦🤞🏻,登陸在線會議軟件,調試視頻音頻設備🦸🏿,進行論文答辯前的預演和準備🕵🏼♀️🤾🏿♀️。8點30分🚭🎙,論文答辯準時開始——“介紹申請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學習和工作情況”“宣布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博士生報告學位論文工作的情況”“答辯委員會及到會人員提問”“學位申請人答辯““投票表決”……經過一系列程序,11:40分🚨,答辯結果終於公布🦔。懷著緊張激動的心情,和杉杉第一時間把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的好消息告訴了家人🦼。
(紡織學院博士生和杉杉參加在線論文答辯)
當天答辯使用騰訊會議遠程視頻技術平臺進行,參加本次線上答辯的除答辯委員,還有研究生督學組的老教授💠、研究生部相關老師及其他旁聽人員共計15人。與以往現場答辯不同的是🌠,答辯會的所有成員都身處不同地方↪️,他們有的在上海家中,有的在學校辦公室,還有的在外地。
“一開始心裏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是首次使用這種在線答辯的形式🧑🏼🎄。不過答辯秘書提前多次跟我溝通,研究生部的老師也全程參與指導和支持,我們對答辯用的會議軟件、錄屏軟件🤸🏻♀️、攝像頭等進行了多次預演🚗,保障答辯過程順利進行,感謝為此辛勤付出的每一位老師,讓我的博士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和杉杉心懷感激地說道。
“疫情下能否按時參加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線上答辯跟線下答辯有何區別✴️🤜🏿?”“答辯會議軟件如何使用👨🏼💻?”這些曾縈繞在和杉杉心頭的疑問🧕,在答辯順利結束後都一一有了答案。為盡量減少疫情對畢業生造成的影響,做好畢業生學位論文相關服務工作🙇🏿♀️,學校提出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符合答辯條件的學生可以采用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在線學位論文答辯。近期,23位博士畢業生已陸續完成在線答辯。其中,還包括來自烏幹達的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專業2014級博士留學生高順(Obed Akampumuza)🌧,3月11日,他在烏幹達家中通過線上答辯的方式順利完成博士論文答辯。
(留學生高順在烏幹達家中參加在線答辯)
“對於在線學位論文答辯這種首次采用的新形式,學校要求‘答辯形式因地製宜👸🏻,質量要求堅持不變’”,研究生部相關負責老師表示🦡。在線論文答辯堅持公開公正,全程錄屏錄像👸🏿♉️。為保證在線答辯無記名投票表決采用線上投票方式♟,研究生部還自主開發線上投票系統⬛️。
(答辯委員現場連線博士生進行論文答辯)
“雲答辯”作為一種新的形式,在實踐中如何確保過程和效果能夠有序有效實現?為保障線上答辯質量,研究生部向各學院提前發放《2020屆博士研究生畢業生在線答辯基本工作要求》⚰️,對在線答辯“人員構成”“答辯流程”“工作要求”等作了詳細介紹和安排🦉;製定《遠程視頻答辯技術工作手冊》👵🏽🕵🏼♂️,為在線學位論文答辯提供操作規範流程;成立技術支持工作組,保障在線答辯工作順利有序進行。各學院積極響應,提供良好的軟硬件條件🟡,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有關平臺的使用培訓,組織學生提前進行答辯“彩排”,多管齊下為“雲答辯”保駕護航。
畢業論文“雲答辯”、課題研究“雲指導”、在線“雲課堂”……疫情當前🏐,全體東華人守望相助🍁,心手相牽☝️,齊心協力共抗疫情, 一起期待春暖花開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