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機械工程學院針對特殊時期的教育特點、教育要求和教育挑戰,以“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為主題,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校本文化,將五育並舉的全面要求對應校訓的關鍵要素📭,分篇章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面向全院師生做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學生培養修身立德、博學專攻👩🏻、磨心礪誌👨🏿🎤、求真求新、德才兼備的時代品格。
崇德——“德”在才先🧖🏿♀️,以培育家國情懷為根本
學院密切關註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加強疫情期間學生的網絡思政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以易班網絡思政平臺為主陣地,面向師生等不同群體開設“我在學生戰‘疫’線”“戰‘疫’堡壘”“青春戰‘疫’易起來”等專欄,通過輔導員的抗“疫”日記、空中系列主題班會、抗“疫”文藝作品等形式✨,講好疫情防控中的中國故事🤸🏼,利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全員戰爭”👨🦽🙅🏼,借助社會這個“大課堂”、人民群眾這位“好老師”🌪,上好一堂生動而難忘的愛國主義“思政大課”🌈。
線上“三會一課”結合每月一主題持續開展,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戰疫堡壘”的先鋒模範作用。開展“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畢業“雲黨課”,號召畢業班學生黨員做弘揚愛國主義的踐行者。學生黨支部書記帶頭錄製“微黨課”,向同學們宣講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英雄人物以及大國作為🙍🏻♀️。
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圍繞“國家安全宣傳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等主題開展空中系列主題班會,撰寫輔導員博文講解新時代國家安全形勢🧑🏼🍼🧑🏻⚖️,尤其是從公共衛生安全、生物安全的角度因時製宜做好疫情防控下的國家安全宣傳“雲教育”👩🏻🎨。開展“我眼中的總體國家安全觀”網絡作品征集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專業所長創作漫畫📅、詩歌、視頻等網絡文化作品🧀,以詩情畫意表達學生捍衛國家安全的決心,促進對國家安全的“再理解”。
博學——初心“智”遠🛍️,以助力學海奮楫為基礎
學院認真落實“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帶領學生在線學習,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促進學生在戰“疫”中思想、學業同進步。開展《戰“疫”同心🧖♂️,致學同行——如何做好線上學習不掉隊》和《疫情之下🐥🛀,就業我來幫》等微課,為非畢業班同學指導線上學習要點,為畢業班同學春季校園招聘提供助力。組建師生咨詢群、了解學生對在線教學的感受和評價🧑🏻🟦、開展優秀學生筆記征集等,讓機械師生攜手“雲端”,共同上好在線教學課程。
堅持人才培養的目標導向🙋🏼,堅持學生學習生活的問題導向🔎,堅持學生成長發展的質量導向,開展“熔爐工程建設年”,積極探索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按照學生生涯發展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有層次、深入性地開展五育工作,將思想引領🧎♀️、學風建設、社會實踐等各項工作進行整體性規劃🤵🏽,提高教育成效👯。
礪誌——學思“踐”悟🤱🏽,以小我融入大我為引領
學院倡導新時代勞動教育與誌願服務、服務基層相結合➖,以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為主旋律,宣傳東華誌願者、機械誌願者在疫情防控期間從我做起、同心聚力🔯、共克時艱的故事,引領學生“學回信精神🥱,擔復興大任”。
開展基層就業促進月系列活動。通過主題班會、基層就業典型分享等形式強化學生對國家“三支一扶”政策𓀕、應征入伍政策🧑🎓、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官選拔等的介紹講解,在易班平臺推出“基層就業說”專欄🧑🧒,展示往屆基層就業典型畢業生事跡🧙🏼♂️,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投身國家事業建設。
尚實——“體美”為形🧑🏽🦱,以實現全面發展為目標
學院充分發揮工業設計和機械工程專業的互補優勢,利用專業特長搭建“體育”“美育”展示平臺。組織研究生積極參加“雲上運動會”👎🏼,疫情之下強健身心;開展“打鐵的漢子有巧手”活動,展現學習的別樣魅力🤲🏼;抗疫藝術作品“雲展覽”,讓藝術凝聚人心。
開展“我和我的祖國👼👩🏼🎓、我與東華共奮進”生涯教育系列活動🧑🏽💻。開設“育匠心-朋輩講壇”“鑄匠魂-大師講壇”“樹匠人-大咖講壇”等系列講壇⛺️🦏,分別邀請優秀校友、就業之星、專家學者🧑🎨、企業大咖開設有針對性的系列講座和座談咨詢,開展線上職位篩選、職業定位,簡歷投遞,面試註意事項的學習,給予學生相關指導,進一步提升學生線上面試求職的自信心👩🏿🎓。面向大一💁🏼♀️、大二、研一年級學生以及博士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面向大三、研二年級學生開展簡歷製作大賽🕣,分層分類做好學生日常生涯指導及就業能力提升。
2020年是疫情防控下特殊的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機械學院將始終堅持以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立足校本文化、融入五育並舉,培養奮進的新時代東華機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