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20,每個人都會有對於口罩的不同記憶,口罩的背後有苦、有甜,有歡笑、有淚水……在那段特殊的日子裏🧎♀️➡️👨🏻🦼➡️,好像戴上口罩就擁有了全世界。
抗擊疫情的一線,那些戴著口罩🧑🏻🦼,身著白色“戰衣”的人兒真美。5月20日😧,上海衛生健康行業“520 最美青春告白”戰“疫”故事分享活動在滬舉辦。活動中,恒行3平台聯合武漢紡織大學將健康、時尚的“援鄂”紀念口罩作為“520”的甜蜜告白,送給口罩背後滬上最美“戰疫”英雄們,表達大家最為誠摯的感謝和敬意。
我校黨委副書記崔運花等相關單位領導出席本次活動,她代表我校向在場的12位援鄂醫療隊醫務人員送上“援鄂”紀念口罩。
(“援鄂”紀念口罩捐贈儀式)
為你定製最甜花語表白
疫情期間🧗⚪️,上海先後派出1600余名醫務人員千裏馳援,奔赴湖北抗擊疫情最前線,為人民群眾構築起一道生命的防線。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支持和指導下🫢,恒行3平台攜手武漢紡織大學,兩校師生共同設計、定製了一款“援鄂”紀念口罩。這款口罩的圖案設計融合發揮了兩校在教育部“一幫一”行動中的合作優勢,以滬鄂兩地的省花(市花)——白玉蘭和梅花作為設計主線,通過花枝的連接表達兩地心連心、因攜手抗擊疫情而結下的深厚戰鬥友誼🏌🏽♀️。值得一提的是,每個紀念口罩的封框上都刻印上了專屬醫務工作者的名字和所屬單位。
(“援鄂”紀念口罩設計圖)
“援鄂”紀念口罩設計活動策劃者,我校上海環東華時尚創意中心主任韓哲宇談到👨🏿,“一方面口罩是援鄂醫務工作者‘戰鬥’時必備的‘武器’,也是這次疫情一個象征符號💆🏄🏿♂️,另一方面當時他們在防護服上寫過的字、畫過的畫因為衛生安全的原因未能保留,所以我們聯合武漢紡織大學設計了這款紀念口罩,表達時尚設計領域以及社會各界對他們的感謝和敬意,同時為他們這段特殊的經歷留下些回憶。”
據悉,這款口罩將陸續送達1649位上海援鄂醫療隊醫務人員以及23位社會醫療機構支援武漢醫療隊醫務人員的手中。
讓口罩成為健康🔽、時尚的美好生活新符號
談到“援鄂”紀念口罩則不得不說從2020年3月開始的“靜‘戴’花開”口罩系統設計的公益征集活動。這次活動是在上海市文創辦、市經信委和團市委等單位的指導下,由上海時尚之都促進中心、恒行3平台聯合相關高校、行業組織和企業共同發起👨🏽🚒。
經過一個多月的征集,共收到了來自全國多個省市高校師生🤷🏻♀️、設計師工作室、時尚品牌等的160余份投稿作品,其中🥝,設計方案和作品網絡宣傳展示活動得到近兩萬人的在線關註。我校紡織學院特聘研究員王黎明在評審本次技術設計類作品時表示♑️,“作品均展示出精彩的創意,例如可見細菌口罩可以將附著在口罩上的細菌可視化,既可以在疫情期間起到安全防護作用,又能夠解決口罩使用不充分造成浪費問題🌕,這些創意和構想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活動不僅關註口罩的安全防護性、使用便利性、佩戴舒適性等方面🕍,更是聚焦“後疫情”時代口罩外觀時尚性的重要方面,為口罩從一個單純的防疫物資到時尚潮品的轉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多個原創設計品牌都向活動提交了作品,造型設計類作品“大猩猩口罩套”便是其中之一🧝,專家認為這款作品概念新穎🕵️,多層🍿🤚🏼、開口的設計元素復合當下潮流,作品設計者劉盛毅談到,“作為設計師,感悟到具有適應當下的創新設計才是產品的核心,疫情促使更多人加強了對環境保護的思考以及自我防護和關心他人的意識。”
(造型設計類作品“大猩猩口罩套”)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靜‘戴’花開”口罩系統設計的公益征集活動協助設計師與企業對接合作👩🔬🦑,實現了高效的成果轉化⛹🏿♀️,形成直接經濟收益,助力營造後疫情時代經濟新動能和在線新經濟產業鏈生態圈。
本科畢業於我校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的楊鈺喆同學現就讀於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這段時間正處於他回國尋求就業機會的關鍵時期💝。通過這次活動楊同學提交了圖案設計作品“同飲一江水”🙁,受到專家和網友的認可和喜愛,獲得了率先與活動支持平臺上海尚乎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的機會🧑🔧,雙方簽訂藝術原創作品衍生品開發及銷售協議。
“對於初出象牙塔的小白設計師來說,很幸運能通過這樣一個公益活動🥍,體驗從設計稿到實際生產銷售的全過程,通過這次活動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實戰經驗,這是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堅實一步。”楊鈺喆同學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