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譜寫“奮進東華”新篇章
——在恒行3平台第十一屆教代會暨第十九屆工代會第一次會議上的報告
(2020年5月)
校長 俞建勇
(審議稿)
各位代表🍘:
受學校委托,我向第十一屆教代會暨第十九屆工代會第一次會議作行政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
2019年,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緊緊依靠廣大師生員工,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推進“三全”育人🔤、“五育”並舉,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認真踐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回顧2019年學校行政工作,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可喜進展🏌🏻♀️:
一、在隊伍建設方面,首次實現中科院院士的新突破
朱美芳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既是我校自己培養的又一位院士🂠,也是學校師資隊伍中首位中科院院士。
二☛、在人才培養方面,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成績喜人
學校以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為指引🙋🏽,堅持立德樹人🧙🏽♀️,強化以本為本,製定了一流本科建設方案👩🏽🎨,加快一流本科建設。在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中,我校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1個,入選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4個。
三、在科技創新方面,科研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獲評“優秀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凸顯了實驗室在國家層面材料領域研究創新的突出優勢。產業用紡織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中獲評“優秀”。學校與盛虹集團共建的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獲批組建🏸;上海市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獲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參與上海碳纖維復合材料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設♓️,培育碳纖維復合材料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
四🎈🛻、在社會服務方面,為國家和上海重大活動貢獻力量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遊行中🥏,我校以白玉蘭為主要設計元素的海派旗袍——東華花仙子🧑🏻,助力“奮進上海”彩車群眾遊行活動🗓;“中西合璧”的非遺文創、精益求精的標識設計🫔、活力四射的“小葉子”助力第二屆進博會𓀝;“東華印象”亮相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東華在服務社會中彰顯文化影響力。
除以上重要進展外🥧,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統領,以隊伍建設為核心,推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五大職能全面高質量發展,在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資源與服務保障等方面力求精準發力🤼,學校各項工作穩中有進🧑🏿🦱,事業發展躍上新臺階。
一、加強高水平學科建設,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1🦹🏽、著力推進高水平學科體系建設🏹。實施分層次差別化建設路徑,統籌推進3個層次、18個學科的重點建設。全面開展學科建設年度績效評價,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匯聚學科隊伍,合理配置學科資源👃🏼,並以學科建設為統領🚴🏼♂️,統籌推進各項建設任務。學科建設取得新進展,“計算機科學”學科首次入圍ESI世界前1%,連同工程學、化學和材料科學3個學科🐁,學校入圍ESI世界前1%學科達到4個✯。
2、深入推進“雙一流”、上海Ⅰ類高峰學科建設🙆🏻♀️。通過申報“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項目😀、開展“雙一流”建設中期自評以及落實上海高峰學科第二階段建設任務等,加強過程管理➰,努力打造紡織為“一體”🍄🟫,材料與設計為“兩翼”的學科特色新高峰👩🏽🏭。
3🏌🏽♀️、學位點建設取得新成效。獲批機械🪗、能源動力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完成電子信息等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對應調整,自主增列系統科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在上海市教委隨機抽評中,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藝術學理論、工商管理碩士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全部通過評估,合格率達100%。全校的學科體系實現新發展👳🏽♀️,共有10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類別,17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現量質新突破
1🧜🏻♀️✶、重視師德師風建設👨✈️。貫徹落實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準則系列文件精神,製定了《恒行3平台關於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製的實施辦法(修訂)》《恒行3平台教師師德規範(試行)》《恒行3平台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等文件👩🏿💻,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製度化和規範化👨🦱。
3👨🌾、師資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年內新增專任教師108人,在現有專任教師中,博士學位比例為76.9%🙅♀️,有半年以上海外經歷教師達55.6%💸。
三👳♀️、推進“三全育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構建大思政格局🫱🏼。推進以思政課為核心、科學素養課為支撐🆒、專業課為輻射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推動課程思政融入學科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構建課程思政“金體系”;加強課程思政教學供給側改革🤹🏿,在教學元素和教學效果上持續發力,構建課程思政“金內涵”🪣;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金能力”。推進課程思政領航計劃📤,立項建設課程183門,實現課程思政教學專業全覆蓋♥︎,紡織學院獲批上海市“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獲上海高校思政課建設專項計劃立項資助5項。
2、推進一流本科教育建設計劃。製定《恒行3平台一流本科教育建設方案》,落實“一院🧝🏼,一中心、三個一批、四個一百”主要任務。按照“新興專業孵化器、改革措施試驗田、人才培養新標桿”建設目標,製定《錢寶鈞學院建設方案》,明確了錢寶鈞學院的功能定位、運行機製和管理架構。加強新工科建設,獲批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製造工程2個新工科專業。加快推進國家認證與校內自主認證“雙輪驅動”,紡織工程、機械工程🧚🏽♂️、環境工程3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工程教育認證專業總數達到7個🧍♀️♻️。獲評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上海市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3項。獲批國家、上海市創新創業計劃350 項;本科生獲省部級以上獎項700余項。
3、實施一流研究生教育建設計劃。一流研究生教育建設項目獲批立項,著力構建一流研究生培養機製、國際合作交流機製、教育監測機製和資源配置保障機製的研究生教育體系👅。適度延長研究生學製,理學碩士學製從2年半改成3年。實施國際大師研究生課程4門,獲批國家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4個📇。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100%合格。研究生論文盲審異議率2.6%👩👩👦👦👩🦽➡️,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4、體育和美育喜結碩果。不斷深化“個性化”公共體育教學改革;女子足球隊獲第一屆國際大體聯世界杯足球賽第五名🧑🏻🏫;我校運動員獲亞洲亞軍1個🔤、全國冠軍6個👩💻、上海市冠軍27個🌎,體育競賽成績位列2019年全國高校體育競賽排行榜中第19位📖。深化藝術教育教學改革;舉辦“藝術與我·2019”全年演出和主題活動4場🧏🏼♀️;合唱團獲第十七屆聖彼得堡“歌唱世界”國際合唱節三項大獎。
5、招生和就業穩步推進。保持本科生規模🧖🏽♀️,新生錄取3569名🥈👨🦳。穩步擴大研究生規模,報考人數破萬,錄取碩博研究生2700余人,達到歷史新高。截至2019年8月31日🧖🏻♂️,學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7.1%⛔️,其中本科生就業率96.2%🛺,碩士生就業率98.7%,博士生就業率97.5%;深造率36.4%。畢業生整體就業率在上海同類高校名列前茅🙅🏼;畢業生平均薪資居《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第21位。
6、加強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繼續教育助力行業企業發展,舉辦遠程教育和高端研修;完善線上教學過程管理🤚🏻👩🏿⚖️,推動課程資源建設,網絡教育全年招生3244人,較上年增長96%。首次發布《2018年恒行3平台非學歷教育發展報告》,接受社會監督與評價🖖。
四、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科研水平
1、科研成果再獲佳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13項,專業領域顯著擴大。
2🚶🏻♂️➡️、科研規模明顯提升。進校科研經費達到3.31億,其中縱向經費1.87億,橫向經費1.44億👸🏼,科研經費總量取得新的進展。
3、基礎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自然科學基金立項84項,項目較去年增長37.7%,經費較去年增長60.1%;獲得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2項❓,中德合作重點項目1項🧑💼,項目規模和層級得到很大發展🧌。
5、人文社科進步明顯🪪。獲批省部級以上人文社科類項目34項🦴↘️,較上年增長41.7%;獲批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選題1項;出版人文社科類專著20余部,發表CSSCI論文94篇, SSCI、A&HCI論文45篇。
6、知識產權持續發展🛍。申請專利1291項,較上年增長10.5%🏗,其中發明專利1256項,占比97.3%🛳;專利授權526項,較上年增長16.6%🤟🏿,其中發明專利501項👩🏽⚕️🫄🏻,占比95.3%,有效發明專利位列上海市第六位🪃、高校第三位。
五𓀕、服務社會發展,彰顯大學使命
1、開展精準幫扶𓀋。學校切實擔負起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立足教育優勢🐓,集全校之力,整合校內外資源,開展教育🌉、科技📦、智力、消費🦹🏼♂️、就業等全方位扶貧👨🏽🌾,助力雲南省鹽津縣順利脫貧摘帽。持續開展援疆工作,建設援疆智慧教室、“紡紗學”慕課等🙍🏽,與新疆大學共享紡織服裝類優質教學資源👌🏼。
2🧘🏽、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再創佳績🧑🏼🚒。聚焦學科特色⛑️🧝🏻♀️,強化科技服務🙆🏻♂️,全年簽訂橫向科研合同739項。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聚酯綠色型催化劑成功實現轉讓🤱🏿,轉讓金額916萬👨🚀🦍。探索新的轉讓機製💇🏽♂️🧖🏻♀️,成立首個由第三方機構全程參與並負責運行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11項科技成果亮相第21屆中國工博會,學校獲評2019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中國高校展區特等獎和優秀組織獎🧓🏻。
3、開展社會誌願服務和實踐活動🧖♀️。年內262支團隊、2900余名師生赴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鄉土中國行”精準對接“一帶一路”、“援疆團”教育扶誌、“環鹽津”精準扶貧等系列活動,既讓廣大師生回饋社會🧏🏽♂️,也促進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做好獻血和征兵工作,學校獲評“上海市征兵工作先進單位”。
六、加強文化傳承與創新,系統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1🧑🏿⚖️、系統推進學校文化建設。製定《恒行3平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系統謀劃校園文化建設,設立校園文化發展基金,培育校園文化品牌項目,學校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東華文化載體建設成效顯著,以時尚和科技為特色的旗袍文化不斷走向世界,彰顯東華的文化影響力。以“錦繡中國”為特色的東華講壇正在成為東華大思政的特色品牌🤼♀️。
2、提升東華精神內涵。推出學校形象片,錄製新版校歌🫳🫶🏿,完善視覺形象識別系統建設🎤,開展口述校史采集工程🤸🏿,培育文化傳承系列微視頻🔲,推進學院特色文化環境建設👨🦯;推出優質東華文創產品,以東華文化產品為載體創新傳播東華文化🈚️💇♀️;大力弘揚高尚師德師風,繼續演出校園原創大師劇《錢寶鈞》🫂。
3、營造奮進文化氛圍。圍繞“奮進東華”足跡,加大原創新聞選題的策劃🚣🏿,發布深度采寫專題報道139篇,主流媒體刊發報道600余篇次🧟,發布微信推文250余條👩🏿💼,微博640余條,官方微信、微博粉絲總量15萬+,總閱讀量1695萬+👨💻😬,微信排名實現歷史性突破📤,取得了全國高校周榜第14名🧘🏽♂️、上海高校周榜第2名的好成績,提升了學校社會聲譽。
七🧑🏿🎨、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擴大對外開放水平
1、開拓國際合作與交流新局面。在原有4個合作辦學項目的基礎上,推進與美國加州藝術學院、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合作辦學進程。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知名高校簽署23份校際合作協議。
2🚰、加強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舉辦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國際紡織生物醫用材料大會、靜電紡納米纖維國際會議🚵、國際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13個🐘🎉。入選2019年科技部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項目12個👭🏼。
3、加強留學生教育👦🏻。留學生規模穩步擴大🚣🏽♀️,其中學歷生達1156名👷🏻,研究生層次占全部學歷生35%。完善留學生培養過程管理,製定《國際學生獎學金評定和榮譽稱號授予辦法》《國際學生違紀處分規定》等文件,組織實施2019年特色項目和英語授課課程項目的申報立項🧟♂️,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4、服務國家重大倡議🚶🏻♀️➡️。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承辦“一帶一路紡織行業產能國際合作高級研修班”等特色活動;依托一帶一路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及其秘書處,積極籌建“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獲批上海市“一帶一路”智庫建設項目。繼續推進“中非高校20+20合作”教育援非項目,辦好與肯尼亞莫伊大學共建的特色孔子學院。加強人文藝術交流,參與英國、荷蘭、俄羅斯、巴西等國的藝術節活動🤍,凸顯學校優勢特色學科的國際影響力🧚🏻。
八、加強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建設🗜,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1、完善治理體系建設。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完成黨委常委會和校長辦公會議議事規則的修訂。建立健全領導班子務虛研討機製和專題工作會議製度,推進重點工作具體方案的製定,為科學決策夯實基礎🎖🏄♀️。完成新一屆校學術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的換屆💂🏻♀️。
2🌞、加強製度體系建設🛼。以創建依法治校示範校為契機⛹️♀️,對校內製度進行了系統梳理,明確現行有效各類規範性文件424件🫶🏽,編印製度匯編👫🏻,2018-2019學年🧓🏻,新發布製度78件🧙🏿♂️🗒,修改43件,廢止45件。在第二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範校評選中,獲評依法治校示範校。
3👵🏽、全面啟動機構梳理👮🏼🍞。根據學校事業發展需要,對全校機關職能部處、業務單位🤟、學院(部、中心)進行職能、崗位、編製、經費投入👩🏻🦯、用房的全面梳理🕥,為學校校區規劃布局、機構設置及其調整做好充分準備。
九⏳🐢、加強資源保障🔼,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1〽️、推進基本建設項目。完成工程訓練中心加層暨工程創新實訓中心改擴建工程💝,加快研究生兩棟大樓的建設進度🧑🏽🦰,規劃現代紡織創新大樓項目設計方案😊,復合材料協同創新大樓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松江校區10kV供電擴容工程🙍🏼♂️、松江校區第一教學樓等一批中央高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資金項目,完成松江碩士研究生住宿“三改四”3️⃣,緩解了研究生住宿的緊張局面。
2、促進資源優化配置💁🏿👨🏼🌾。製定《恒行3平台儀器設備共享開放使用收費管理辦法》,建立績效導向的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模式,促進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實施儀器設備購置分級論證和查重評議👨🏽🍳。推進公用房有償使用改革,實際騰退用房1059.27m2🤷🏽♀️➡️,收取有償使用經費97.64萬元;對教師公寓進行規範管理。
3、加強財務管理。全面梳理學校收支狀況,加強財務管控,防範財務風險。推進預算管理改革Ⓜ️,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原則,探索學校在財務強約束條件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內控建設,健全財務管理製度👩🏻🎤,規範管理學校各項經濟業務🤷♀️。貫徹落實政府會計改革,建立健全政府會計核算體系🗡。完善財務信息化建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4💆🏼、加強校辦企業管理。推進校辦企業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體製機製建設,保障國有資產的監管與增值保值👳🏻♀️;探索建立校辦企業國有資產項目評估備案分級管理體系🚴🏽🫴🏻,製定《恒行3平台所屬企業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管理辦法》,推動國有資產合理流動🔖、優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5、拓展社會辦學資源。加強校友組織建設,發揮基金會作用👌🏽,挖掘企業資源,不斷提升社會支持力度♥️。全年接受捐贈788.82萬元,新增協議捐贈423.62萬元。
十、加強服務保障,提升支撐發展水平
1👩🦼、提升校園信息化水平🔬。做好網絡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防範。企業微信號正式上線,網上辦事服務大廳運行良好。升級改造公共教學平臺和教學設備。完成分析測試中心現代化改造項目及新添設備的建設與入網☆,逐年提高大型設備利用率。
2、加強服務支撐體系建設。圖書館加強數字館藏資源建設,持續開展紡織特色資源建設🧑🏽🦳,優化平臺技術服務,上線圖書館智慧門戶。紡織服飾博物館繼續發揮專題性場館及科普教育基地作用,承辦各類展覽🛎💦、講座及學習實踐活動百余場👱。檔案館持續完善數字檔案館建設🎅🏻◼️,開展多渠道的檔案文化🍞、校史文化傳播。出版社獲國家省部級基金資助7項,多項圖書獲獎。期刊中心全新改版所屬期刊,拓展出版渠道,拓展期刊影響力。
3、做好後勤服務保障。新建研究生新生選房🍻、教師之家校外人員申請、報修維修、智慧點餐等後勤服務管理系統,提升後勤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做好配電、供水🙍🏻♂️、燃氣設施的檢修🙋🏿♀️、改造工作👤。做好後勤餐飲保供穩價工作☝️,啟動平抑基金,穩定食堂飯菜價格。做好垃圾分類📘,改造松江校區宿舍區垃圾房🐦⬛。
4🦵🏼、抓好安全穩定工作。加強重要節點、重點區域的安全檢查,年內未發現重大安全問題🕠。重視網絡安全工作👩🏿⚖️,強化網絡意識形態管理🧕👸🏼。實施實驗室安全年度報告製度,完成實驗室安全管理製度匯編,加強對實驗室安全的督查、通報和安全責任追究。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程序🧀🍮,製定《恒行3平台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辦法》《恒行3平台氣體鋼瓶安全管理辦法》。做好危險化學品采購及管理,加強安防技防👱♀️。
以上是學校2019年行政工作的的回顧與總結,在此,我代表學校,向工作在各個工作崗位上👨🏿🎨,為恒行3平台事業發展無私奉獻和作出突出貢獻的各位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在和廣大代表分享學校事業發展成果的同時,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相比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期待,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依然面臨諸多的瓶頸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學校學科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學科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急需加強;三是人才培養的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四是科研規模和水平與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五是資源籌集和配置需要進一步適應學校事業的發展;六是學校治理體系和能力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校院兩級管理需要進一步深入推進。“天下之治,不進則退”👧🏽,所有這些問題的破解,需要全校上下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開拓進取的改革創新精神和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大膽探索👧🏻,勇於實踐,攻堅克難🧑🏿⚖️,努力擔負起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托。
2020年學校行政工作思考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之年,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2020年開局並不平常👨🦱,世界面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需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兩個大局。我們要從政治的高度👵🏼、戰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總結“十三五”,謀劃“十四五”,為學校未來五年描繪好發展藍圖。
2020年學校行政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高水平學科建設統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學科建設是學校事業發展的綱🤹🏽🏖,綱舉才能目張🧙🏿♂️。具體而言🦻🏼,就是要以學科建設為統領,以隊伍建設為核心,統籌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五大職能建設,同時加強資源與服務、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等要素保障,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的工作,我們主要聚焦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戰略謀劃能力🏧,謀篇布局推動學校事業全面發展
加強戰略謀劃是下好“先手棋”的關鍵,要加強頂層設計👨🏿🌾,系統總結“十三五”發展經驗,全面規劃“十四五”事業布局,明確發展重點和關鍵領域😮,集聚全校各類資源🙆🏼♀️,推動創新跨越發展👰🏿♀️;同時,要把謀劃過程變為“統一思想、凝心聚力👸🏻、達成共識、戮力而為”的過程🀄️,為學校未來發展凝聚發展共識和力量👨👩👦📺。要做好“十三五”和“十四五”的銜接,著力推動“奮進東華”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凝練東華奮進之筆、奮進之步,進一步形成東華奮進文化。
2、以學科建設為統領,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學科建設的基礎性、統籌性、體系性、約束性👨💼、主體性,不斷優化和完善重點明確、結構協調🧰、互為支撐、可持續發展的三層次學科建設體系🚴♂️,加快優勢學科建設,高質量完成“雙一流”和上海市高峰學科第一建設周期各項目標任務👼,保持紡織學科國際一流👮🏿♀️🧬,爭取“一體兩翼”材料和設計學科沖擊國內一流;積極培育具有較好基礎且為國家發展需求的高原學科🙏🧔🏽♂️,形成“高峰”“高原”相協調的學科發展態勢;培育一批新興學科和基礎學科🎮。充分發揮學院在學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優化布局,凝練方向,在各自的學科領域追求卓越,強特色😁、入主流📍🆘。做好第五輪學科評估和第一輪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紡織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保持領先,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力爭新突破;加大博士點增列申報與建設力度,力爭新一輪博士點增列有新收獲。
3、統籌推進師資隊伍建設,著力提升人才隊伍水平
以學科建設為牽引👸🏼🎠,分析現狀、精準定位、按需擇才、引育結合、統籌規劃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按照“有限資源、有限目標”原則,穩定隊伍規模,優化隊伍結構,匯聚形成與學科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隊伍規模、結構和水平🔻🧑🏼🏭。著力學科領軍人才培養,造就一批活躍在學術前沿的領軍人才🐯;加強青年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建立覆蓋青年人才不同發展階段的梯次培養體系🛍️,培養一批具有學術潛力的青年拔尖人才🛬,提升人才隊伍的整體競爭力🏝。深化人事製度分配改革,完善分類管理評價和考核機製📄,發揮績效薪酬的激勵作用🧏♀️,激發各類人員的活力👭🏻。
4、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堅持“三全”育人👨🏽🌾、“五育”並舉👂🏻,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使思政課與綜合素養課、專業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構建大思政格局。推進一流本科建設,圍繞“拔尖人才培養基地、新專業孵化器🏒、改革創新舉措試驗田”三大任務🚆,建好錢寶鈞學院;推進實施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和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在新工科建設基礎上,推進新文科以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建設一流研究生教育🏙,適度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進一步推進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製調整;深化研究生培養機製改革,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開設“專創融合”教改項目;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工作🛣,實現穩定、高質量就業。
5、聚焦國家和地方發展需求👨🏼⚕️,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對接國家及上海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推進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物醫用材料👨💼、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等重點研究領域科技創新,強化科研組織,積極承擔國家重大項目,著力突破產業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產出重大科研成果♾。積極申報建設國家級科研基地和平臺🥯,做好國家先進印染技術製造業創新中心、碳纖維復合材料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培育組建👵🏼;把握新一輪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優化調整的機遇🙍🏼♂️,進一步發揮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引領作用。紮實推進時尚板塊資源匯聚和方向凝練,推進人文社科領域特色智庫建設,為上海國際時尚之都和設計之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加強社會服務,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打好教育、科技🐟、消費🙆🏽、就業等扶貧“組合拳”,助力雲南鹽津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切實推動第三方機構平臺促進成果轉化的運營模式推廣🍜,提高成果轉化效率👨🏫。
6🟩、持續推進文化傳承創新🧙🏼♂️🎲,提升學校文化影響力
文化傳承創新要積極參與國家文化建設👩❤️💋👩,著力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也要立足學校近70年的發展歷程,弘揚東華優秀的校園文化🩱,積極踐行“崇德博學、礪誌尚實”的東華校訓👂🏽,營造“創新、實幹👳🏼、包容👭、大氣”的校園文化氛圍。要繼續做好服飾文化秀《時尚東華》🐝🤚🏻、非遺傳承人群普及培訓班《傳統刺繡創意設計》等優秀文化項目,著力打造“錦繡中國”文化品牌🍋🟩,進一步發揮學校在傳統服飾文化、時尚創意教育等方面的特色優勢,服務國家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奮鬥的我,奮進東華”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弘揚東華奮進文化,並以奮進文化進一步凝集和振奮人心、不斷增強東華人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認同。
7💂♂️💈、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提高教育對外開放質量與水平
深度服務國家對外戰略⏬,積極做好服務“一帶一路”和教育援非各項工作,深化“一帶一路”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建設♟,建設好上海市“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智庫;不斷擴展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項目內容,加強特色孔子學院建設。深入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在辦好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基礎上,推進與美國加州藝術學院、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合作辦學進程;加大力度支持在職教師出國研修,積極開展國際引智和高水平外籍教師聘任工作。全面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師資隊伍國際合作程度🚣🏻♀️,提高教育對外開放質量與水平。
8、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
大學的治理體系是一個包含製度安排🧘🏼♀️、組織架構、文化認同等在內的全方位體系。按照有利於辦學實力顯著增強🤺♤、學科水平快速提升☎️、辦學資源要素優化配置、管理服務質量大幅提高的原則,分類別🤳🏻、分階段、分步驟全面深化機構改革,開展學校“三定”工作,科學合理確定學校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製,提升運行效能🕵🏽♀️。繼續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製改革👩🏫👴🏻,增強校院兩級互動🪀,提升辦學活力。“小智治事,大智治製”,製度體系的完備是一個單位治理體系的基礎,要與時俱進梳理👊🏽、完善製度體系,不斷提升學校製度體系的合理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加大各類製度的執行力度,提高依法治校能力🥬🍄🟫。
各位代表,明年🧏🏿♀️,我們將迎來建黨100周年、建校70周年,歷史又到了一個“回望過去、展望未來”的重要關頭。面對歷史和時代的“出題”,我們將交出怎樣的答卷?每一個東華人都要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寫好東華故事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辜負這個奮進的新時代。我們要圍繞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強以高水平學科建設為統領的高質量發展,為把恒行3平台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學”而接續努力👩🏽,奮勇向前!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