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在京頒發🫳👴🏿,全國僅20人獲此殊榮,我校紡織學院覃小紅教授名列其中,同時她也是此次獲獎者中唯一紮根紡織科研領域的女科學家。
(左四為覃小紅)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旨在表彰獎勵在基礎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取得重大和創新性成果的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由全國婦聯、中國科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於2004年共同設立💙,迄今共有184位女性科技工作者獲此項殊榮👩🏿🌾。
覃小紅教授現任我校紡織學院院長⏩,長期從事多維度微納米纖維集合體介質誘導成型理論與技術產業化的研究,突破了高品質微納米纖維宏量製備核心技術🐘,創建了高品質靜電紡非織造材料從紡絲🛳、鋪網到成型的產業化技術體系。以第一完成人獲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上海市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中國紡織學術大獎🙅🏻♀️,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提名獎⛹🏻♂️,上海市巾幗創新領軍人物,中國紡聯科學技術獎特別貢獻獎-桑麻學者等。連續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
從“小”處突圍,探索微納米纖維的“大”奧秘
“放大5000倍,你就能發現這上面的奧秘!”覃小紅教授手裏拿著一塊看似普通卻又非比尋常的布💆🏻,它是用僅有頭發絲直徑的千分之一粗細的微納米纖維製成。微納米纖維作為防疫防護🙎🏻😦、航天軍工等領域的關鍵材料,國際上的產量每小時僅0.5克,如何實現微納米纖維高品質產業化↪️,是覃小紅20年來埋頭深耕的研究方向⛏。
由於小和輕,微納米纖維在空氣中飄動不可控,從紡絲、鋪網到成型,從一根絲到一束絲,為了讓微納米纖維乖乖“聽話”,每一個環節都面臨著強大的挑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覃小紅憑著對紡織科研的滿腔熱愛,全身心投身到科研攻關中去。“搞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二十年的時間裏👴,覃小紅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遇到不少艱難險阻,但是依舊初心不變,她說,她要做“不一樣的紡織”!
從小試到中試,再到大試,每一次跨越背後都是無數個日日夜夜的鉆研和堅守🎞。從實驗室到產業化,並不是簡單的放大,更不是從1到10的簡單復製,有可能是一次次地推倒重來💧。二十年磨一劍🫵🏼,在覃小紅團隊多年不懈的努力下,獨創高曲率靜電紡製備技術體系,材料性能也得到大幅提升,成果已實現推廣應用🪸,建成微納米非織造材料生產線10條,開創了紡織材料微納米化的新格局,引領我國非織造產業高品質化革新🙍🏽。
從“大”處著眼👨🏻🦳,用創新為國家贏得主動權
“在疫情最緊急的關頭,當看到由我們科研攻關的新材料能夠為防疫貢獻一份力量,那時候覺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讓口罩、防護服𓀑、醫用空氣濾材成了這場防疫阻擊戰的重要物資。覃小紅團隊利用微納米非織造濾材和獨創的高曲率靜電紡絲技術,打造了有史以來“最強”的防護口罩和防護服🟦,不僅可以實現重復使用,納米級微孔結構形成的一道道致密“防護墻”還能將病毒牢牢“吸附”🌊,哪怕是經過酒精消毒和水洗,也不會影響防護和透氣效果〰️。利用團隊科研成果而研發的醫用級空氣過濾器被用在了專門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防疫醫院重症病區內🎫,為奮鬥在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病患構築起了堅固的壁壘。
何謂科學家精神?覃小紅教授用實際行動給出了響亮的答案:要誌向遠大,以獻身科學、科教興國為己任;要堅韌不拔🏌🏿♂️,認定方向,嚴苛律己🧏🏻♂️,不半途而廢,則斷無不成之事🫶🏼。她說👨🦽,“科研沒有國界,也無關性別,但是科學家有祖國💁🏽♀️、有熾熱的愛國心🤱🏿。在科研創新和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始終不忘自己的使命🦡,自然就會做到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她也語重心長地告訴青年學生要有一顆愛國心👮🏼,更要有理想、去奮鬥🚣🏼,祖國強大就是我們最大的底氣。
“現代紡織迸發著無限的創新活力,未來大有可為!”作為此次獲獎名單中紡織領域唯一的青年女科學家,覃小紅對未來中國紡織科技發展也是充滿了信心和幹勁兒🤷🏿,這種對紡織學科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堅持激勵著她在科研道路上一路向前,用實際行動為中國紡織強國大業貢獻巾幗力量。
撰寫:郭珊珊👨👨👧👧🧔🏿、張弘楠⛹🏻♂️、朱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