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
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團結奮鬥
——在恒行3平台第十一屆教代會暨第十九屆工代會第四次會議上的報告
(2023年4月23日)
校長 俞建勇
(審議稿)
各位代表🥒:
我受學校委托🗜,向第十一屆教代會暨第十九屆工代會第四次會議作行政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
2022年,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線,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遵循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認真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加快實施“十四五”發展規劃💸,紮實推進以高水平學科建設為統領的高質量發展。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守正創新,眾誌成城,各項工作穩中有進。
回顧2022年學校行政工作,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一是縱深推進學校“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見行見效📸。深刻領會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部署🦻🏽,在攻堅克難中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地👿。對照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各專項規劃目標任務,開展年度發展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加強規劃實施進展跟蹤監測🐫。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動態調整目標設定👨🏻🔧。夯實各單位主體責任,進一步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二是同心抗疫守護師生健康安全🧑🏽🦰,築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面對疫情大考💆🏼,全校上下萬眾一心🚰,及時應對疫情突發情況🫱🏻,強化應急處置;科學精準製定疫情防控專項舉措🧔🏼,落細落實各項措施;創新優化學生管理服務流程,築牢學生抗疫防線;建設臨時隔離點🧝🏼♂️、核酸檢測亭等關鍵防疫設施,建成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服務於師生及松江區高校等單位核酸檢測需求;全方位做好防疫物資及生活必需品供應,著力後勤服務支撐;有效穩定教學秩序,實現線下順滑切換;確保研究生招生復試、高水平藝術團等特殊類型招生順利開展🪇,圓滿完成“史上最難組織”的2023年考研工作。
三是學科統領展現新格局🎃,“雙一流”建設邁上新臺階。紡織科學與工程以全優成績入選“一流學科培優行動”,材料科學與工程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學科。第五輪學科評估和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結果顯示,學校學科專業整體水平實現跨越提升🧑🏼🎓。
四是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首次召開校人才工作會議☯️🧣,厘清學校人才隊伍發展思路🧛🏼♂️🦥,系統謀劃、推動建設與學校事業發展新階段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1個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五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才培養邁上新臺階。新增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校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達到29個,占招生專業數52.7%🍋🟩🥷🏿,實現學院全覆蓋🧑🏻🍳。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3項、一等獎11項。
學校按照“十四五”發展的既定方略💻🧑🏿🎓,統籌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一👨🔧、堅持學科建設統領,構建學科發展新格局
1.全面啟動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進一步完善紡織和材料兩個“雙一流”學科建設方案,推動學科內涵整體提升,學科特色優勢進一步彰顯。
2.學科建設體系實現新跨越。繼續推進三個層次18個重點學科建設👌🏼,發揮學院學科建設主體地位,深化學科績效評價。深入實施學科交叉計劃🤳🏼,前瞻性布局學科交叉方向和領域👩🏻,培植新的學科增長點。
3.學位點建設取得新成效。根據新版學科專業目錄🏎,加強設計學🪃、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藝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6個學位點的對應調整與內涵建設👨👩👧🛥;增列人工智能、紡織產業與科學社會主義2個交叉博士學位授權點。開展學位點預評估,布局新一輪學位點增列申報。
二⚄、強化人才強校戰略👨🏽🎨,建設師資隊伍新高地
1.師德師風建設持續加強。選樹優秀教師,做深品牌實效🧘🏿♂️,深化“崇德講堂”建設🙇♀️,獲評首批新時代上海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優秀典型工作案例。堅持德法並舉🧝🏼♀️,執行“校、院、教師黨支部”三級教師思政和師德表現考察把關製度。
2.師資隊伍持續擴容提質。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加大人才延攬和引育力度,建強中青年骨幹教師隊伍,新進教師56人,副高及以上職稱占41.1%。
3.分類考核評價體系持續優化🐕。完善職稱評審製度🤷🏿♀️,探索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競爭性申報👨👨👧👦。完成新一輪準聘製教師聘期考核標準修訂工作🍽,推進優勝劣汰的準入退出機製🏌🏻♀️。優化年終考核辦法💪,突出年度工作實績,以考核促提升。
4.人事分配製度改革不斷完善🚵♀️。優化年終績效核撥辦法,進一步提高績效激勵占比,發揮績效薪酬激勵作用😁。完成二級單位津補貼發放自查自糾工作🏌🏿♂️,進一步嚴格規範津補貼發放管理。
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育人質量新提升
1.“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施“思想政治引領計劃”,構建“大思政”教育格局,獲批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1項、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1項、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2門、課程思政示範團隊8項、課程思政教學名師5人🙋🏿。紮實推進“三進”工作🎎💃🏻,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立項建設體育精品課程2門、體育名師工作室2項;獲國際級體育賽事金牌3塊,國家級體育賽事金牌16塊🐏,其中🏌️♂️,我校高水平女足在“2022年中國足球協會女子職業足球甲級聯賽”常規賽階段排名第二。不斷提升藝術教育水平👇🏽,立項建設美育精品課程22門❤️、美育名師工作室3項。深入推進勞動教育,立項建設勞動教育課程8門、勞動教育名師工作室4項🏌🏿♀️,勞動教育落實率100%🫵🏽。
2.一流本科建設持續提升。實施本科教育育人質量工程👩🏻🔬,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5個專業完成專業認證自評。構建“賽教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獲批國家級、上海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375項,學生獲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700余項,其中🙂🐠,國際級40項🐀、國家級270項🚴🏽⏲,包括美國數模競賽特等獎提名獎7項以及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等重要獎項👷🏼。
3.研究生教育改革縱深推進❌💉。落實“導師育人提升工程”𓀋,完善導師“國家-上海市-學校-學院”四級培訓體系,全面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完善課程體系結構🙎🏽,創建工程類研究生管理課程,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博士學位論文抽檢連續第7年100%通過🫱🏽,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合格率連續第6年優於上海市平均水平🥷🏽。
4.教材建設穩步加強。持續加強教材建設“謀、編💦、選🤟🏼、審🧔🏻🕴🏻、評、督”全過程管理。“馬工程”教材應用盡用,實現本科課程覆蓋率、使用率雙100%🫶🏻。推進東華特色高質量教材體系建設,培育一流教材5項、重點教材培育項目31項。
5.招生就業創業再創佳績。穩步推進“147”本科生源質量提升工程🫗,建立優秀生源基地79家。首次實施“優才計劃”錄取推免生,提升研究生生源質量。學生總體就業率為95.16%🗻,困難學生就業率97.22%🌾,新疆♣️、西藏少數民族學生就業率96.43%🏆,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在上海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35名學生獲批國際組織實習錄用,實現質量數量雙“突破”。恒行3平台大學生創業基金規模由1200萬元增資至1500萬元,尚創匯•眾創空間獲評上海市A級示範孵化基地🏌🏻。
6.繼續教育轉型提質有序發展🤲🏻♊️。規範成人高等學校全國統考招生管理🈲。豐富數字化教育資源🚬📲,共計開設課程356門。開設高起本專業3個,專升本專業12個。
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實現科技工作新作為
1.科研成果轉化持續推進。專利轉讓、許可合同36項👨🏽🎤,成果轉化進校經費2315萬元⬆️,千萬元以上高價值專利轉讓1件。完成知識產權貫標認證,獲評上海市知識產權運營中心。
2.科研平臺建設成效顯著🖨。紡織工業人工智能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國循環經濟工程實驗室獲批立項建設。纖維材料先進製造技術與科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評估獲評優秀🙎🏽♀️,數字化紡織服裝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環境保護紡織工業汙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績效評價良好🧚🏽🧏♀️,“一帶一路”先進纖維與低維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通過績效評價,先進玻璃製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紡織行業重點實驗室完成定期評估⛰。
4.人文社科研究深入推進。人文社科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立項41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獲上海市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加強智庫建設❔,提升決策咨詢能力,1篇專報獲中央主要領導批示🧑🏻⚖️,1項決策咨詢成果獲“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優秀議案建議案例”。出版8個國家出版基金重點項目圖書。
五🤾🏼♀️、聚焦校地校企合作,拓寬社會服務新局面
1.持續開展鄉村振興和對口支援🧎♂️。發揮學校科研👷🏼、人才等優勢,攜手推動鹽津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掛牌成立“恒行3平台幫扶鹽津鄉村振興專家工作站”🧑🏽🚒,獲評教育部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培育項目2項。繼續做好對口支援新疆大學、塔裏木大學等相關工作。持續推進阿拉爾大學城(教育園區)建設工作👝。
2.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產業經濟建設✡️,組織開展與地方政府、企業的產學研項目對接活動🆙,促成一批聚焦紡織生物醫用材料、纖維智能穿戴、印染廢水治理等細分領域的產學研合作重大項目,新建校企聯合研發基地16個。
3.主動融入上海城市發展Ⓜ️。承辦上海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世界城市日人民城市主題論壇、上海城市環境高質量建設論壇等活動,為上海城市建設增添“東華”元素。學生誌願者服務第五屆進博會,不斷深化實踐育人成效🌌。
六、立足校園文化建設,展現文明校園新風貌
1.服務國家文化發展需求🙊。繼續承擔國家文化部、教育部主辦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項目,舉辦第九期“傳統刺繡創意設計”非遺研修班🏌🏼。申報“雙一流”文化傳承與創新項目,舉辦港澳臺青年非遺研習營。
2.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首獲創建全國文明校園評選資格🔭。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大師劇《錢寶鈞》線上展演逾1萬人次觀演,承繼東華精神🦸🏿♂️,賡續東華文脈。獲批校園文化工作室項目3項🐝、大學精神傳承與創新校園文化品牌項目3項。
七、深化教育對外開放,開啟國際合作新篇章
1.合作辦學縱深發展。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合作籌建上海中英藝術大學(暫用名)🔃,雙方正式簽署合作意向備忘錄。與美國加州藝術學院合作籌建東華加藝上海國際藝術學院(暫用名)👨🦼,完成相關專業課程匹配。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建“恒行3平台-WWF可持續時尚中心”。與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等續簽及新簽合作協議14份🤬。舉辦“第十屆先進玻璃國際會議”等國際會議7場。獲批科技部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項目9項、外國青年人才計劃1項👨🏼🍳、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2項🐦⬛🔘。
2.“一帶一路”持續拓展。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環境署等國際組織開展合作,進一步擴大世界紡織大學聯盟成員院校範圍。召開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年會💆🏼♀️、“一帶一路”智庫建設研討會,獲批“一帶一路”創新人才交流外國專家項目1項。深化教育援非,完善孔子學院製度建設,莫伊大學法學院首設漢語課程。舉辦首屆中非文創藝術聯合創作大賽,向中肯建交60周年獻禮✍️。
八🧑🏼🚀🙋🏻、優化內部治理體系🪞🍋🟩,提升依法治校新能級
1.依法治校深化落實。以整改落實教育部黨組巡視反饋意見為抓手🗿,進一步推進學校製度“立、改🚖、廢📳、釋”,新製定製度51件🤵,修改78件🔭🙃,廢止94件。對105個議事協調機構進行清理,保留了79個、調整了26個,進一步完善了學校內部治理結構🙄。
2.機構編製統籌推進。進一步規範學校機構編製管理工作,深入梳理機構職能,著力提升編製資源使用效益。成立“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設立“後勤服務中心”“留學生辦公室”,進一步加強“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建設💃🏿。
3.學術治理嚴格規範。進一步規範校內學術組織運行,保障學術權力🩸,完成《恒行3平台學術委員會章程》修訂。加強學風建設➰♖,加大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維護學術規範🍲🏊🏼。
4.內控體系深入健全💅🏻。強化風險意識,以製度和流程規範內控建設。構建風險防控體系,有效規避風險🧝🏽。加強內控評價和風險評估,註重評價成果的運用,針對性改進管理工作。
5.審計監督提質增效。嚴格落實審計報告三級復核機製🤑、完善分類管理機製提升審計質量;建立審計發現問題提醒機製和落實審計整改機製,強化審計結果應用。工程審計數字化平臺上線,提升審計效率。認真做好原書記校長經濟責任審計的整改跟蹤,堅持問題清零💂🏻。深入開展財務審計、基建(修繕)審價⏸、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等各類審計307項🕵🏼。
九🏌🏻♀️、加強管理與資源保障🫸🏻,支撐學校事業新發展
1.財務管理全面提升👨🦱。深化預算管理改革,落實“預算編製環節突出績效導向、預算執行環節加強績效監控🤹♀️、決算環節全面開展績效評價”等舉措,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提升🤽🏻。推動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的“業財融合”,強化財務管理向數字化轉型💇🏽♂️。開展公務接待專項治理👩🔬、津補貼發放自查自糾整改。規範教育收費,以票控收👷🏼♂️,實現“立項-收費-開票”全過程管理。落實教育領域擴大投資專項工作。
2.資產管理不斷優化。加強對圖書、專利、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的監管。開展專項資產盤點,做到賬實相符🎴。資產確權工作取得新進展💍,延安路校區第十、十一、十二宿舍取得不動產權證🙋🏻,確權資產居在滬部屬高校前列⬇️。繼續推進科研用房有償使用,持續完善房產資源的調配機製🎣🧎➡️。
3.基礎建設持續推進。全面啟動現代紡織創新大樓建設項目👨🏻🦼👨👩👧👧。新建學生公寓項目按期獲得規劃許可證。完成松江校區綜合實驗樓、松江圖書館🕢🧖🏿♂️、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屋頂排風等修繕與改造。
4.采招服務升級規範。保障防疫物資采購供應🏄🏻♂️🎪,推出“化學品采購平臺2.0版”,優化升級實驗物資采購與服務管理平臺,做好教育領域擴大投資專項采購以及采購招標領域的合規監管🧛🏼。
5.校企改革繼續深化😓。推進所屬企業體製改革及“回頭看”整改工作,完成工商註銷“僵屍企業”10家🤸🏻♀️,完成無償劃轉企業、註銷企業2家🌼。提升科技園體系孵化服務功能,服務雙創人才培養,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出版社加快融合轉型🙋🏿♂️,提高新媒體運營轉化率,在教育部社會效益考核中首次獲評優秀🫵🏽。
6.對外聯絡穩步拓展。接受社會抗疫愛心捐贈2563萬元。基金會凈資產首度躋身上海總資產過億基金會榜單🧚🏽。明園教育基金成功入選中國高校基金會優秀公益項目案例。中基透明指數FTI連續兩年滿分,共同位列全國非公募基金會第一名。
7.校園安全強化完善🚖。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妥善處理校園突發事件🧗🏼♀️。加強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風險研判🧑🏿、防範和應對,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製度🍒,開展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等網絡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學校網絡安全整體平穩🏋️♂️。建設延安路校區綜合安防平臺一期,實現兩個校區校園安防系統全面整合與統一管理,提升綜合防範能力。不斷完善消防安全管理長效機製👡。進一步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體系,開展實驗室安全教育和特種設備突發事故應急演練🪺,實驗室安全工作穩步推進。
十👨🏻、強化公共服務效能🏚,推動管理服務水平新提升
1.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擴容校園網出口帶寬,提升網絡通信質量。建成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宿舍網到校園網融合項目,製定5G 專網方案,保障網絡跨校認證👨🏼🦳。完成公共數據平臺三期建設,提供全面🏌🏼♀️、高效、精準的數據服務支撐。為學校疫情防控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和保障🦹🏿♂️。
2.教育技術服務與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建設智慧教學環境,升級改造多媒體教室120間,加強智慧錄播教室💊💃🏽、網絡教學平臺使用培訓📽👩🏼🎨,助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提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
3.大型儀器設備管理持續優化。優化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大型儀器設備全生命周期動態監管🧑🏻🎓🙎🏻,建立大型儀器設備購置儲備庫,執行資源配置分級論證,實施大型儀器設備使用開放共享在線承諾準入,精準定位儀器設備資源配置執行情況。
4.後勤服務能級提升。全力保障校園疫情封控期間食材供應🛐🧛🏻;深入挖潛🦯,提升日常供餐能力🚶♀️➡️;落實防控物資儲備和管理;做好公共區域的專業消殺,保障宿舍和學生安全;提升兩校區快遞服務的智能化🧑🏽、規範化、便捷化🎫;完善後勤服務質量監管和評估體系;完成“綠色學校創建”,整體評分優秀。
5.“三館兩中心”建設加速發展🎅🏿。圖書館獲批國家和上海市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第四批國家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和上海市高校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檔案館優化檔案收集範圍🐸,深入推進檔案基礎資源建設,高效保障疫情期間檔案利用服務⛲️。紡織服飾博物館發揮專題性場館和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加快推進館藏數字化🍔,建設虛擬博物館🧑🏻🦯➡️。期刊中心註重重點特色品牌欄目🕐、融媒體平臺建設,學報(自然科學版)獲評“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產業用紡織品》影響力指數持續提升。分析測試中心規範執行國家認證實驗室CMA管理要求👨🏼🦱,逐步改善硬件條件,提升服務效能。
2022年💆🏿♀️,面對大上海保衛戰疫情防控前所未有的壓力,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殊為不易,廣大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團結奮鬥,以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譜寫了學校安全穩定和改革發展的新篇章。在此▶️🤧,我代表學校行政領導班子🩱,向在座的各位代表,並通過你們向工作在各個崗位上為恒行3平台事業發展辛勤耕耘的全體教職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學校各項事業還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一是高水平學科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高峰”“高原”與新興戰略學科協調發展新格局有待深入推進👴🏻。二是高質量師資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構建與學科布局相匹配的人才引進、培養🤒、考核、聘任體製機製有待健全。三是人才培養有待進一步提質培優🧘♂️,教育教學改革仍需不斷深化🧸。四是科學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化🤙➝,原始創新、關鍵突破以及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主動融入上海發展能力有待加強👦🏿。五是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建設有待進一步增強,校院兩級管理亟待深化。
2023年學校行政工作思考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開啟了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刻認識我們面臨的新環境、新機遇🐻、新挑戰,加快推進落實學校“十四五”規劃各項重點任務,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以更高標準和更高要求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2023年學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牢記“國之大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鞏固深化巡視整改成果成效,加快實施“十四五”發展規劃,紮實推進以高水平學科建設為統領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奮力開創“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新局面🧝🏼,以實際行動迎接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2023年工作主要聚焦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黨建引領👒,為推進改革發展凝聚強大動能。一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紮實開展主題教育。二要精心籌備召開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高位謀劃新時代新征程學校的改革發展思路、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三要構建與學校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大黨建”工作格局,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四要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重點推進校院二級管理體製改革。五要維護校園安全穩定,著力防範化解各類風險。
2.聚焦學科特色,構建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生態🐯。一要加快推進國家“雙一流”建設,適時開展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期自評。二要全面推進上海高峰學科建設👩💼,實施紡織科學與工程上海高峰學科新一輪建設。三要持續優化學科建設體系,推進三個層次重點學科建設,開展在建重點學科年度績效評價。四要布局若幹學科交叉方向和前沿領域,培植新的學科增長點。五要優化學校學位授權點整體布局,開展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做好新增博士授權點申報工作。
3.激發人才活力🦋,構築高層次人才集聚高地。一要著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持續推進“崇德講堂”等活動品牌建設☣️。二要健全完善校院兩級人才工作機製,深化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三要按照“人崗相適”原則🙀,加強一流師資隊伍建設🪒。四要支撐優秀中青年人才成長,深入落實“勵誌計劃”🤵🏼,加強準聘製教師聘期考核力度,建強博士後科研人員隊伍💅🧛🏻♂️。五要完善人事體製機製改革👰🏻♀️,以激發活力為核心,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導向。
4.堅守育人初心☝🏻,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一要強化“五育並舉”,進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二要加快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發展,建設“金專”、上好“金課”、鍛造“金師”,提高拔尖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三要統籌推動新時代研究生綜合改革,全面優化研究生質量管理系統。四要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做好教材選用審查😭。五要推進高質量招生就業工作👭🏼,繼續推進本科生源質量提升工程,穩步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深化就創育人工程🚉,推動招生、人才培養和就業聯動。
5.完善科技創新,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一要提升科研規模與質量,加強有組織的科研,提高重大項目承接能力,力爭重大科技成果獎勵有新突破🌛。二要著力推進科研基地平臺建設,開展纖維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三要切實加強軍工體系建設,根據國家戰略特需和國防軍工需求,加強與國防軍工部門、企業的對接和組織管理🧎♀️。四要提升人文社科學術影響力,開展戰略性👅、前瞻性課題預研究,加強智庫建設。
6.對接需求導向,提升服務社會的貢獻度✋🏼。一要繼續做好鄉村振興和對口支援🙏🏽,深入推進與新疆大學🛄、塔裏木大學合作交流,有序推進恒行3平台阿拉爾研究院建設。二要服務上海城市發展,加強資源和產業對接,深化服務松江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建設。三要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強與地方政府、企業的項目對接,進行有組織🎞、高水平攻關創新。四要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加強知識產權系統化管理。
7.註重文化引領,推進文化傳承創新⬆️📏。一要做好文化傳承,挖掘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培成果,推進基於傳統工藝的設計轉化。二要培育校園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辦學歷史和文化內涵,形成一批大師劇系列文創產品🪈🧁,推動形成“大文化”建設格局👃🏿。三要提升奮進文化影響力,建立健全校內外大宣傳聯動機製↖️,凝聚“比學趕超”精氣神。
8.深化對外開放,提升辦學國際化水平🐴。一要加快籌建上海中英藝術大學♦︎,繼續細化、完善建設方案🤘,簽署中英雙方合作辦學協議😛。二要進一步做實做強“一帶一路”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做好科技成果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轉化輻射⛳️。三要深化教育援非和人文交流,繼續拓展“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項目內容➔。四要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建設好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
9.強化管理效能,提升辦學保障服務能力。一要深入推進依法治校🛌🏻,加強內部治理💁🏽♀️,進一步完善學校規章製度體系。二要加強財務、資產管理,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後勤服務能級。三要主動融入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計劃🚴🏽♀️,提高校園信息化水平。四要構建社會參與機製🦢,加強校友組織建設,多措並舉加大籌資力度。
各位代表,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團結奮進的新號角🛢,我們已經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承載著新的使命和任務🛬,我們深知🙋🏽♂️,實現“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絕不會一蹴而就🗾,但是“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們相信7️⃣,有了全體東華人的堅定信念和執著努力👡🐃,我們就有信心實現“十四五”的發展目標🗝。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引向深入,心懷“國之大者”,以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為契機⛅️,加快構建以高水平學科建設為統領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培養一流人才方陣的使命擔當,為早日實現“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目標而團結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