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我校孫勝童和繆月娥兩位老師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孫勝童,我校先進低維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員✶,長期從事高分子導電彈性體的凝聚態結構設計研究,以第一/通訊作者在Adv. Mater.、Sci.Adv.👱🏼🐣、Nat. Commun.、Angew. Chem.Int. Ed.等期刊發表SCI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面上項目(2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入選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德國洪堡學者等人才計劃🪴,先後兩次組織中德雙邊研討會🐉👩🏿🦱。
孫勝童研究員的主要學術貢獻在於通過彈性/導電網絡的多尺度凝聚態復合結構設計,實現了高分子導電彈性體的功能解耦及協同強化🚬:運用二維相關光譜關鍵表征技術👹,闡明了聚電解質黏彈網絡動態傳感背後的微觀分子機製,發展多尺度復合結構策略,開發了高力學耐受的離子導電彈性體材料🥩💻;通過高分子相分離導電路徑的取向調控,同步實現了離子和電子導電彈性體的電阻隨拉伸不敏感響應💈,製備了可用於穩定信號傳輸的高性能可拉伸導電纖維材料。相關工作豐富了高分子導電彈性體的研究方法和材料類型🌊✯,推動了其力學和電學性能的持續優化提升。
繆月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高分子納米纖維功能復合材料研究。入選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上海市晨光計劃等人才項目,以主要完成人身份兩次榮獲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第一/通訊作者在Agn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等期刊發表SCI論文50余篇🧜♂️,他引5600余次,H指數45;出版中英文專著(章節)3部🔟;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0余項;擔任Adv. Fiber Mater.🧕🏼、Compos. Commun.💃、eScience等期刊的青年編委🧗🏼👳🏻♀️。
繆月娥博士的主要學術成績在於發展了相分離限域聚合新方法👭🏼,構建了內外連通的介孔纖維傳導通道和陰離子吸附性表面⚗️,闡明了陰離子錨定效應提升電池儲能性能的機理𓀝;提出了原位擴散“焊接”新策略,構建了纖維間亞微米級小孔徑傳導通道和陰離子排斥性表面🪶,揭示了離子選擇性篩分提升電池儲能性能的機製;獲得了陽離子選擇性傳導的鋰硫電池用納米纖維復合正極/隔膜材料🧘,為設計和發展高性能纖維儲能復合新材料提供了科學與實驗基礎。
截止目前🙏🏿,我校2023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4項,項目立項數較去年同比增長34%;獲批面上項目60項,面上項目數創我校歷史新高。
撰寫:劉占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