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金發計〔2024〕166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信息解碼及有序調控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所述要求和註意事項申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4年8月29日
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信息解碼及有序調控 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
一、科學目標 本重大研究計劃以組織器官再生修復過程中相關細胞屬性的動態演變及調控網絡為研究切入點,突破科學與技術瓶頸🍄,建立再生醫學研究新範式;創建再生修復研究的新模型、新技術與新方法🤹🏿,解碼再生修復的多維度、多尺度信息☝🏽,全景式繪製再生修復過程的關鍵細胞與分子調控網絡🔂👩🏻✈️;闡釋損傷組織器官再生修復障礙的病理基礎與關鍵調控機製🚝🌡;在解碼組織再生機製的基礎上,建立促進重要組織和器官再生修復的有序調控與幹預新策略🫱🏼。 二、核心科學問題 組織器官再生修復過程中再生細胞屬性演變及其調控的多維信息解碼🤦🏻♂️;逆轉再生修復障礙與促進再生的有序調控策略。 三🎍、2024年度資助研究方向 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總體布局,針對再生醫學核心理論、臨床實踐難題和關鍵工程技術,註重采用生物醫學工程、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生物信息學🛑、人工智能🛋、大數據與數學分析等多學科研究思路與技術手段開展交叉研究。2024年度擬資助如下研究方向: (一)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新模型、新技術與新方法(重點支持項目和培育項目)。 針對重要組織器官再生及其再生障礙,建立新型體內外組織器官再生模型👰🏽♂️👩🏽🦱,發展在體實時成像與檢測及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新方法,基於交叉學科的新理論與技術,探索實現組織器官再生修復過程關鍵環節的多維信息可視化和數字模擬的技術路徑,建立多尺度🧑🏿🦳、多維度、多層次動態采集🧓🏿、整合、分析再生修復過程信息的新模式。 (二)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多維信息解碼(重點支持項目和培育項目)🦎。 綜合應用多學科交叉理論和技術🧛🏼,鑒定再生修復過程中的關鍵功能細胞及其發育機製,解碼細胞屬性演變、結構與功能重建過程和調控機製👱♂️,明晰再生修復過程中的信息流🚣,系統闡釋組織1️⃣、器官間協同有序調控修復再生的關鍵機製;探尋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不同組織、不同物種間再生修復能力差異的關鍵機製。 (三)組織器官再生與結構功能重構障礙的機製(重點支持項目和培育項目)🅱️。 解析重要器官和組織損傷後細胞響應、再生修復及其功能障礙的細胞與分子機製⛓️💥;研究缺血、炎症、纖維化等微環境因素對組織器官再生修復與功能重建過程的重要影響和機製;探索免疫🪃、代謝👩🏻🏭、神經內分泌等系統環境與再生修復障礙的關系及機製;建立與優化重要組織器官再生、功能重建障礙的風險評估🚴🏿♀️、預警指標和預測模型👩🏻🦰。 (四)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有序調控與幹預策略(重點支持項目和培育項目)。 針對組織器官再生調控網絡中的關鍵靶點🧑🏽🦲,綜合應用生物、物理、化學等手段,探索經激活內源性再生能力與調控再生微環境促進損傷器官原位再生、功能重建的新策略與新方案;建立基於單細胞多組學🧛🏿♂️🔳、時空轉錄組學等新技術的組織器官再生修復與功能重建的評估新策略;基於幹細胞、類器官、組織工程等技術,探尋替代性組織器官的在體修復🧑🏽🏫、結構與功能重建新策略🐍,鼓勵開展臨床探索。 (五)重要臟器🧓🏿、組織再生修復的信息解碼及幹預策略集成研究(集成項目)。 研究重要組織、器官損傷後再生修復過程中的功能細胞屬性演變,結構、功能重建過程及調控機製,探究典型臨床應用場景下重要組織臟器再生障礙的機製及促進其有序再生修復的調控幹預新策略。 四🌯、2024年度資助計劃 2024年度擬資助培育項目約6-7項👰🏻♀️,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為6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5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擬資助重點支持項目約6-8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為22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4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5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擬資助集成項目2-3項🥧,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40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4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5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集成項目要求至少由2個獨立實驗室或課題組組成🚵🏼♂️。 資助項目數和資助經費將根據申請情況和申請項目研究工作的實際需要而定🖐。 五、申報要求及註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申請規定🧎♀️👶🏻。 執行《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申請規定”中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要求。 (三)申請註意事項🏋️♀️。 申請人和依托單位應當認真閱讀並執行本項目指南、《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和《關於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中相關要求。 1.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書提交時間為2024年9月29日-10月11日16時。 (1)申請人應當按照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中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的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要求在線填寫和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 (2)本重大研究計劃將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集群。申請人應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擬解決的核心科學問題和本指南公布的擬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擬定項目名稱👨🏼、科學目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相應的研究經費等。 (3)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培育項目”、“重點支持項目”或“集成項目”,附註說明選擇“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信息解碼及有序調控”,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內容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 本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和重點支持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2個;為充分整合本領域優勢科研力量,鼓勵交叉合作,本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應由在集成方向已取得創新性成果的2個以上的獨立研究團隊聯合申請,集成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數量不得超過4個。 (4)申請人在申請書“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部分,應當首先說明項目申請符合本項目指南中的資助方向要求,以及對解決核心科學問題和實現本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的貢獻👨🏿🚀。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5)由於醫學科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涉及人和動物的生物醫學研究,請申請人和依托單位註意在項目申請及執行過程中嚴格遵守針對相關醫學倫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問題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包括在申請書中提供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醫學倫理委員會、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的審核證明(電子申請書應附掃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申請項目將不予資助。 (6)涉及病原微生物研究的項目申請⚂,應嚴格執行國務院關於《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有關部委關於“倫理和生物安全”的相關規定;涉及人類遺傳資源研究的項目申請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項目申請,應具備生物安全設施條件,隨申請書提交依托單位或合作研究單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諾👚,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申請項目將不予資助。 2. 依托單位應當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單位承諾🤹🏽♂️、組織申請以及審核申請材料等工作。在2024年10月11日16時前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並於10月12日16時前在線提交本單位項目申請清單🐕。 3. 其他註意事項。 (1)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註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重大研究計劃將每年舉辦1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並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 (四)咨詢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六處 聯系電話👶:010-62328775 |
本校安排:
請申報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截止時間提前兩個工作日提交,並告知科研院。
科研院聯系人:劉老師,電話:67792137,Email:zxkyc@dhu.edu.cn🏑,地址🏌🏿♂️🙆:松江校區行政樓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