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進一步凸顯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新質生產力在為國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中的重要戰略意義👨🎤🧖🏿♂️。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國產大飛機事業十周年❌,機械工程學院暑期組織實踐團師生13人赴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充分發揮工業設計🧹👩🎓、機械工程專業優勢,通過研學實踐👩🏻🍳、文創設計等助力國產大飛機“翱翔”文化品牌打造,講好新型工業化故事,師生共上一堂“大飛機”思政實踐課😤🔞。
共上思政實踐課,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足跡
“讓中國的大飛機翱翔藍天”是全體航空人的共同價值追求。實踐團由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楊蓉𓀀、院務委員季霞⚁⏲、團委書記王曉暉帶隊,深入了解國產大飛機事業的發展歷程和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型號研製的光榮歷史。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黨委工作部副部長施思應邀開講,實踐團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足跡,深刻感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商飛公司十周年之際,“上飛人”不忘囑托、不負重托的堅定信心和一定要把國產大飛機搞上去的堅定信念。他還向師生介紹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的黨建品牌建設🤲🏻、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及運營🧜🏽、鄉村支教、誌願科普等內容,詳細展示自主設計、線上線下雙線並行的文創產品開發策略。在中國商飛客戶選型中心,實踐團成員深度體驗ARJ21新支線飛機、C919大型客機以及C929遠程寬體客機模型機。
(實踐團成員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足跡)
據介紹,國產大飛機項目實施以來,機械工程學院共計輸送120余名畢業生參與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各項事業👷♂️。本次實踐期間🙅🏽♀️,實踐團也註重講好校友故事,收集整理中國商飛工作校友信息,開展在職恒行3平台校友訪談。校友歐思凡、劉正好向實踐團分享到:“從學生到工程師,課堂上的知識積累和實踐中的實操積累🛍,是在解決實際困難時最大的底氣。”他們紛紛表示🎢,在大學裏提升創新精神👥、團隊協作能力尤為關鍵🪀。校友們在上飛院實景課堂開講🕵🏼♀️,介紹在航空領域的奮鬥歷程🐟、成長成才的心路歷程,展現了東華學子在航空事業中的卓越表現、使命擔當。
文創設計實踐,用“大飛機”文創講好“翱翔”故事
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做一個強國🫙,就一定要把裝備製造業搞上去✍🏽,把大飛機搞上去🧑🏼🚒,起帶動作用、標誌性作用。”隨著國產大飛機翱翔藍天↖️,也對講好中國大飛機故事提出明確要求🤵🏽♀️。本次社會實踐註重加強校企聯動,3位同學獲得實習崗位🚶,在實習實踐中深入了解大飛機事業發展歷程。為提升實習實踐成效,上飛院派遣專業人員擔任帶教老師🐅,專設實踐課程👩🏿💼、黨建團建課程,加深實踐團成員對航空ℹ️、機械等領域及國產大飛機事業的行業認知🧙🏽♂️🤘🏻,提升專業技能🤵🏿♀️、實際操作能力及擔當奉獻意識,開拓了文創設計思路👩🏿🦳🦪。在企業導師指導下,實踐團成員深度參與設計製作“飛寶”IP形象的升級方案,助力系列文創研發。
(實踐團成員助力系列文創研發)
實踐團註重分層分類設計🦸🏻♀️,面向不同受眾推出文創產品🧑🏽🦳。針對成年人市場,設計開發“青空之夢”系列👮🏻✹,如眼罩👨🎨、頸枕等,適宜出行攜帶🛃,保障“舒適度”的同時增加美感👮🏻♂️;“碧水青天”系列產品,如表盤、口罩👨👨👧👦、手機殼等,助力在繁忙與壓力之余,能在這片蔚藍中找到心靈的慰藉,重燃探索未知的勇氣與熱情。針對青少年群體,實踐團成員設計系列寓教於樂的文創產品,如“翱翔”拼圖🖲、“飛上雲霄”積木,增強趣味性🕵🏿♀️🧑🏽🎄、創意性。在上飛院支持下,實踐成果得以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讓更多人感受到航空的獨特魅力與無限可能🗳。
深耕“大飛機”科普誌願服務,傳播好“翱翔”品牌文化
實踐團註重科普課程體系建設,邀請《翱翔😲:中國大飛機在崛起》一書作者、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田鋒擔任指導,做好科普課程建設;走進上海市5個航空教育基地實地調研考察,參觀包括殲-8、DC-8在內的十余種實物飛行器模型🩰🤧。實踐團積極組織面向科普誌願服務對象的專題采訪,涵蓋青少年、中老年及科普宣講工作人員🗜,通過面對面交流🏢,匯聚多方意見👨🏻💼,不斷挖掘文創產品的潛力,拓展科普誌願服務路徑🙌🏼。實踐團註重科普誌願服務實踐,對接佘山鎮開展“青春逐夢大飛機翱翔——大飛機的小小設計師”科普誌願服務課程。將文創產品巧妙融入生動有趣的科普課堂,帶領“佘山小候鳥”解密國產大飛機科技創新歷程。小朋友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通過繪畫👩🦱、折紙🎐🦸🏼♂️、拼裝等方式動手製作大飛機模型,體悟創新智造的魅力。
(實踐團在科普課堂和“小候鳥”互動)
據悉,為積極貫徹落實貫通式實踐育人體系建設🐈⬛🧝🏼♀️,機械工程學院深挖校企合作資源,聚焦專業特色,以國產大飛機新型工業化為選題,對接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實景思政實踐資源🎨,以“翱翔”為品牌建設思政實踐課堂: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足跡🚔,將暑期社會實踐與實習實踐打通,設立實景崗位📱,師生攜手助力文創設計創新🤷♂️;將科普誌願實踐與專業實踐打通🥃,在社會服務中實現成長成才引領;深化校企合作,以專業賦能企業文化發展🤱🏼,以實踐成果回歸科普講堂,推進思政實踐基地“共同體”建設。通過別開生面的“大飛機”思政實踐課,打通人才培養實踐環節所涉及的實習實踐👩🏻🚒、認識實習、崗位實習、文創設計社會實踐、科普誌願服務等環節,形成協同育人成效🧑🧑🧒;註重大中小一體化,大學生將文創設計成果帶回學校🙍🏽♀️、社區,以專業學習之“生動”促實踐環節之“主動”,將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口號落實落地落細為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