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
(審議稿)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中國教育工會恒行3平台第十九屆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年度工作🌉,請予審議。
一👶🏻、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校工會在學校黨委和上海市教育工會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中國工會十八大、中國婦女十三大精神和學校中心工作,切實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廣大教職工,有效發揮了橋梁紐帶作用🧖🏼,不斷推進一流工會建設🪙。
(一)聚焦思想引領👨🦯,與學校中心工作同頻共振
1.思想引領築牢根基🙂。聚焦黨的二十大精神🤯,舉辦學習習近平用典知識大賽,共計571人次參與🗾;為賡續中華傳統優秀文脈👩🏽🍼,傳承紡織服飾文化🚶🏻➡️,舉辦學校第一屆詩詞大賽,其中網絡初賽總計758人次參與,最終22位選手勝出進入決賽;舉辦中國工會十八大👃、中國婦女十三大知識競賽🤽🏿,累計959人次參與,通過各類知識競賽,強化教職工思想引領🧑✈️,築牢思想根基。
2.加強工會幹部隊伍建設。構建集思想教育、專題輔導⚇、參觀調研和自主學習等思想性、沉浸式及自主性相結合的多元工會幹部隊伍培訓模式,為專兼職幹部采購學習圖書👇🏿,組織23名新任工會兼職幹部進行工會工作實務專題培訓⇒;組織36名工會專兼職幹部開展實踐培訓暨“看上海”調研活動🌑;組織35名工會專兼職幹部赴中工沐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聆聽專題思想輔導講座並參觀紅色工人發展史展覽🎸。
3.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積極組織推薦優秀教職工參評各類優秀榮譽稱號🥡,通過選樹典型,發揮榜樣示範引領作用👨🏿💼。王華平研究員獲評2023年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朱美芳勞模創新工作室申報成功第十三批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恒行3平台申報成功2020-2023年度上海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紡織學院申報成功2023年上海市優秀學習型組織。持續支持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充分發揮勞模的“傳幫帶”作用。同時,為45名滿30年教(工)齡教職工製作證書🏋🏿♂️、發放紀念品,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4.助力教職工教學能力提升💐。研究製定《恒行3平台工會技能競賽獎勵辦法(試行)》,支持各部門工會舉辦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等技能比賽,提升教育教學技能🙎🏿,首批資助7個學院約5.22萬元經費組織開展教師教學競賽。圍繞上海市“三筆一畫”大賽,選拔3名優秀選手參加,獲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校工會獲優秀組織獎。
5.勇擔鄉村振興重任👷🏿♀️。積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系列指示精神,自覺承擔學校鄉村振興責任🪰,紮實做好學校200萬元消費幫扶經費采購工作的同時🕵🏽♀️,校工會另支出經費110余萬元采購幫扶農產品。
6.助力社會經濟發展。響應上海市總工會的號召,做好上海名特優品牌產品的選購工作🍨,助力本市社會經濟發展。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為教職工提供“品上海”主題活動產品五選一方案🏯,共計采購109.95萬元的上海名特優品牌產品用於慰問教職工。
(二)加強民主建設,助學校改革發展凝心聚力
1.凝聚團結奮進力量。組織召開學校第十一屆教代會暨第十九屆工代會第四次會議⛹🏽♂️💥,按需召開教代會執委會會議2次🐱,審議通過《恒行3平台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辦法》、《恒行3平台聘用合同管理辦法》和《恒行3平台學術不端行為處理實施細則》,紮實履行教代會民主建設和監督職責🛠,同心同德砥礪前行,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
2.提高提案質量成效。學校第十一屆教代會暨第十九屆工代會第四次會議共征集提案(草案)101項🤪🎄,其中有效提案(草案)87項🧑🏻🔬,立項32項、作為工作建議35項👈🏽、不立項20項🤳,目前已完成所有立項提案的答復和落實工作🚽。做好學校第十一屆教代會第三次會議“優秀提案”的評選表彰🤸🏻♀️。2項教代會提案獲評上海市教育系統優秀職(教)代會提案,彰顯了提案建議資政成效。
3.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根據學校機構設置優化調整決定,新成立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恒行3平台科研教學平臺2個二級部門工會,二級部門工會增至21個🍭。同時,進一步強化二級教代會暨工代會的民主化🦹🏿、製度化和規範化建設,推動部門工會工作提質增效。
(三)強化維權保障,讓廣大教職工暖心同行
1.做好常規幫困慰問。做好15位勞模的慰問工作。春節🗺、國慶對困難、患病教職工進行幫困慰問共計40人次,金額為8.62萬元👩✈️。全年“十必訪”教職工357人次,金額30.19萬元🧑🏻⚖️。做好教職工春節、勞動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慰問🤦🍜。做好36位大病👏🏿🧚🏿、失獨女教師的慰問。為6個單親家庭送上助學慰問金。同時,為全體教職工做好上海互助保障計劃與補充醫療保險的投保及理賠,為11名教職工新辦上海工會會員服務卡。
2.因時因勢組織休養。根據上級療休養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研究製定妥善方案,暑假組織13個團、10月份組織3個團⚔️,合計407名教職工參加療休養,為構建和諧活潑🕸、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增強教職工向心力🔅、戰鬥力,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助力。
3.守護教職工身心健康。共招4家體檢機構,並精心謀劃體檢方案🫛,完成在職1641名🤷🏻♂️🦹🏻、退休1588名和非編407名教職工,共計3636人的健康體檢工作,守護教職工身體健康。聯合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教職工心理協會力量✔️,面向廣大教職工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和團體輔導等活動,護航教職工心理健康。 “崇德尚實🧑🏻🦼,潤物無聲☂️!恒行3平台工會創新‘工’字文化品牌守護教工身心健康”獲勞動觀察報道。
4.服務教職工多元需求。為33名教職工子女辦理入園入學🤺;在松江校區教學樓建立女教師專用休息室;組織4期以“如何陪伴兒童成長”為主題的家長課堂🪣,並覆蓋附校部分老師;開展以“遇見閱讀 點亮一盞燈”為主題的迎六一共享書香活動,包括講座和兒童寫作獨立營各1場;邀請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屈光科主任醫生帶來“如何緩解視疲勞”的專題講座;聯合松江區總工會舉辦校園集市直通車,共有19家松江名特優企業為教職工帶來各種特惠產品。
5.做好非編教職工工作。持續做好派遣教職工、項目用工👨🏻🦼、農民工等非編人員的入會、管理和服務工作,繼續保持非編人員100%入會。
(四)豐富校園文化🦦,為奮進事業增力添彩
1.增強群眾體育活力🧚🧖🏼♂️。合理安排面向教職工的全校性專項體育活動,如羽毛球、乒乓球等賽事🧑🏿🔧,築牢群眾體育根基🚣♀️;借助21個部門工會🤦🏿♀️、23個教職工協會,結合教職工興趣愛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組隊參加上海市第九屆教職工運動會系列比賽及閉幕式👨🦼,榮獲高校A組團體總分第六名及優秀組織獎;組隊參加上海教職工龍舟賽和籃球三對三比賽,皆獲得高校A組第八名等。
2.拓展文化美育功能。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組織舉辦上海高校昆曲清音會,共有10余所學校參與👰,近50名師生同臺演繹;組隊參加上海市教職工咖啡DIY交流賽,獲團體第二名;開設教職工黃梅戲、茶藝🫴🏿、古箏等素質提升培訓班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以部門工會為單位👩🏻🦽,舉行新一屆教職工文化節暨最美辦公室評選活動,共106個辦公室報名參與。加強教職工文體運動隊建設,做好合唱團等文藝團隊服務管理,營造濃郁校園文化氛圍,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五)提升內涵建設,匯聚女性力量共同發展
1.夯實女性成長平臺。推薦覃小紅教授申報成功全國三八紅旗手✍🏽🧑🦰,推薦2名個人、2個集體分別參評上海市、上海市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和巾幗文明崗,推薦3位老師參評上海市巾幗創新類獎項等,促進女性人才展風采、亮實力🙇♀️、助發展👩🏼🦰。做好女教師成才資助金的評審發放工作👨🍼。聯合就業辦🙍🏼♂️,做大做強“海鷗灣”,助力女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
2.鞏固女性發展舞臺。舉辦以“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國際婦女節系列活動⏺,包含女性成長面面觀4項訪談及慧心巧思“她”上陣系列體驗活動⚄,助推女性成長和發展。舉辦“弘揚教育家精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為主題的2023年女教授聯誼會研討會,各學院、部處等近100位女教授與會→🧘🏻♀️,共話立德樹人新格局♘。
(六)加強自身建設,為爭創一流工會奮力競進
1.繼續加強建家投入。修訂《恒行3平台教工小家建設經費資助辦法(試行)》,並資助6個教工小家約5.57萬元經費加強小家建設。
2.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充分發揮工會理論研究會的積極作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2項2022年上海市教育系統工會理論研究會(婦女研究中心)課題結題並分獲一、二等獎;獲2023-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統工會理論研究會(婦女研究中心)立項課題2項🩹。學校工會理論研究會2023年立項課題12項,共計支出5.31萬元用於支持課題項目研究開展。
3.交流互鑒共謀發展。接待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等一行16人👩🏿🚒、江南大學工會一行6人來我校調研交流工會、婦女工作👨🏻🔬;帶領35名工會幹部到華東理工大學工會學習調研👩🏼🌾,交流學習好機製、好經驗、好做法,攜手推進一流工會建設。
4.管好用好工會經費。根據上級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做好工會經費的預決算及調整工作。按照製度規定𓀝,嚴格內控機製,提高經費使用績效🧘🏽。主動邀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對工會經費收支情況進行審計,持續增強工會經費監管力度。
二🎱、2024年工作展望
2024年☂️,校工會將在學校黨委、上海市教育工會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深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中國工會十八大🚴🏻♀️、中國婦女十三大和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在認真履行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教職工群眾基本職責,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同時,組織凝聚廣大教職工攻堅克難、守正創新,主動擔當、團結奮進,助推學校開創“雙一流”建設新局面。一是通過選樹典型弘揚先進👲🏿、營造愛崗敬業氛圍、淬煉工會幹部隊伍、加強工會理論研究,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引領。二是通過雙代會凝聚共識、提升提案整體效能🗃、完善辦會治會製度🤙🏿🛣、提高經費使用績效、加強兄弟院校交流,建強治理體系,凝聚奮進合力。三是通過發展繁榮群眾文體、以文潤心以體育人、賦能女教職工發展,提升教職工素養🪛,繁榮校園文化。四是通過多措並舉幫扶慰問𓀀、組織開展休息休養🎏、護航教職工身心健康、做好非編教職工服務、加大建家經費投入等,解決教職工急難愁盼,滿足教職工多元需求。五是通過充分利用網絡陣地、勇擔使命推進幫扶,履行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